请问怎么鉴别真假自治区成立的纪念币啊?

2025-02-01 07:56: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上图才好讲

回答2:

  我国从1979年起开始发行的纪念币,既有金属流通纪念币,也有贵金属非流通币。这些纪念币设计精美、寓意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分子大量制造、出售假纪念币,或者以纪念章冒充纪念币,严重损害了收藏者的利益。现介绍 一些鉴别真假纪念币的基本方法。
  真假纪念币的区别
  一是看量。每套纪念币的重量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假币则因取材,制作技术等原因,在大小、尺寸与真币相符的情况下,其重量无法与真币一样,一般都比真币轻,有的差别小,有的差别大,要仔细用天平称一称才能辨别出来。
  二是看材质。真纪念币取材讲究,材质上乘。贵金属纪念币取材于金银,流通纪念币基本上是铜镍合金、紫铜合金或者钢芯镀镍,加之刨光技术高超,表面平整、光亮。假纪念币在取材上不如真纪念币,时间长了容易变化,与真币对比,差别明显。
  三是看图案。每枚纪念币正面与背面的图案在发行时都作了详细的说明,且图案线条流畅、匀称、清楚。假币一般制作粗糙,图案显得不清晰,线条粗细不均匀,有断线现象。有的假币图案与真币图案位置不一致,认真端详,就能分辨出真假。
  四是看边齿。真币边齿均匀,假币边齿大小、深浅、高低不一。
  五是用磁铁测试。由于真币用的是特殊材料,磁铁不吸,而假币则不然,有的能被磁铁吸起。
  要做到准确熟练地辨别出真、假币,还必须牢记每套纪念币的特征,包括发行时间、数量、大小、轻重、正面图案和背面图案内容等,只有这样,鉴别时才能心中有数,看出真假来。

  下面就大家熟知的列举一二

  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纪念币

  此币发行于1988年12月1日,发行量206.8万枚,直径30×1.7mm,重9.3克。铜镍合金结构,面值1元,全套1枚。正面图案:国徽、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中国人民银行行徽及总行大厦。设计者:余敏、白文均,上海铸币厂铸造。

  真币感观上洁白光亮。铸工精致,手感光滑,正背面文字轮廓清晰。用放大镜观察边齿均匀,错落有致,背面总行办公楼墙体和中心楼线条垂直,疏密一致,屋顶二个方块匀称,圆型中心楼顶部光亮有立体感;麦穗纹路清晰、天安门前的华表、中文、年号及符号清晰而有立体感,五角星凸感强。

  假币感观上灰白带有淡黄铜色,手摸粗糙,有的还会刮手,重9.633克,比真币重0.333克,边饰不均匀,内圆有偏心、厚簿不一;背面"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中的"银"字第三笔与第一、二笔相连,周年的"周"字中间的"吉"字笔划不清楚,有的相连,总行办公楼和中心墙体线条明显不直且粗细不一,有拥挤感,屋顶二个方块大小不一,不均匀,左边小方块不方正,左角有尖峰状。凹下部分有暗影,而真品二个小方块呈长方形,凹下部分发亮;圆形中心楼顶部凹下部分有明显砂眼和微小气泡,真品银白色,赝品色阴暗;正面国徽麦穗纹路不清,手摸有凹陷感,天安门前的华表没有立体感,有左无右,有右无左,有的只有半截,有的甚至全无;中文文字缺乏力度和立体感,五角星凸感不强,显得粗笨。这种种现象是造假者翻砂脱模时用力不均所致。

  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和特别行政区成立,发行了一套2种双金属纪念币,发行量2000万套,直径19.3mm,厚度2.55mm,重6.1克(假币7克,比真币重0.9克),金属成份为钢芯镀镍、镀铜,面值分别为10元。正面图案:国名、年号、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花;背面图案:一种内环由牡丹花托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外环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及面值10元,还有2颗小星;另一种内环是维多利亚港湾的香港"中银大厦"及"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建筑群,其它与前一种相同。除此以外,两种币背面下部都有一段二方连续花纹,上海铸造厂铸造。

  真币正面紫荆花、年号、国名字体及花中小五角星凹凸感强,笔画图案棱角分明,紫荆花、基本法图案镀铜呈淡金黄色。而假币却字迹沉闷,镀铜呈灰黄色;用放大镜来观察国号、年号、紫荆花有沙眼且比较粗糙。背面:真币国徽当中的五角星、天安门、华表、麦穗、"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字样及牡丹花棱角用肉眼看都比较分明、清晰。

  而假币却是模糊不清,呈灰暗色,用放大镜观察,全是沙眼,"基本法"一书右侧有堆积重叠感;内环边缘不是一次性成圆线,有的是二线成圆。另一种背面为"中银大厦"图案,真币外环镀铜呈淡金黄色,假币呈灰黄色。真币内环中的"中银大厦"及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建筑群线条清晰;假币"中银大厦"上方天线从屋顶五分之一的地方立起,且两根长短不一,粗细不同,天线要比真币长,其它建筑图案没有线条,没有棱角。用放大镜看,真币上水中行驶的小船,两头船杆十分清楚,窗户可圈可点,水波浪起伏有规律;而假币中的小船两头高低不分,根本没有线条轮廓,水波浪起伏没有规律。"中银大厦"的天线,水上行驶的小船,还有"基本法"图案中的国徽,不用放大镜都可直接判断此套纪念币是真是假,若你手中有放大镜,真假一照了之。

  硬币品相指硬币币面保有的完美程度,对于收藏品来说,硬币品相等级关系重大,与收藏品的价格息息相关。
  铸币品相等级评定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为描述分级法,根据硬币磨损情况可分为7个等级:
  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UNC)。30倍放大镜下观察不到任何磨损的痕迹,可能有包装划痕;2.极美(XF或EF)。币面95%细部清晰可见,仅有极其轻微磨损;3.优美(VF)。币面75%细部清晰可见,中等程度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可能不够清晰;4.美品(F)。币面50%细部清晰可见,严重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已不清晰,币面常为未清洗状态,丧失光泽;5.上佳(VG)。币面25%细部清晰可见,整个币面已严重磨损;6.佳品(G)。币面已严重磨损,仅能辨别图案轮廓,边齿也有磨损,除古币、珍稀币外已无收藏价值;7.劣品(PR)。仅能分辨大体轮廓,边齿磨损严重,无收藏价值。

  另外一种分级方法是数字分级法,由美国钱币协会制定。这一标准的特点是先将币面品级分为三档:精制品(Proof)、未流通品(Mint State,MS)和流通品,然后在每品后缀用数字(3至70)表示其品级高低。
  还可以在品级前加一些符号,如在品级前加“G”或在品级后加“+”,表示“上品”、“优等”;在品级前加“N”表示“略低于”,用“-”表示介乎其间,用“/”表示正背两面不同品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