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不给赵云大官做?翎军是皇家保卫队?

2025-02-06 12:36:1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官职爵位什么的都是浮云,从一个人的职位的高低去看人显然是不对的。但是我这么说,并不是承认了赵云官职不高。云迷们也不必把赵云的职位的“不高”引为赵云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赵云最初的牙门将军和最后的镇东将军分别是那两个时期的最高将军号,这个已经有大神做出解释,这里不必多说。赵云一直都处于中军最高统帅的位置,这个也有大神做出过详细解释,也不用多说。

  刘备拿下成都后,以赵云为翊军将军。但是之后,拿下汉中之后,刘备称王,再称帝,这时期,许多甚至全部文臣武将都得到了迁升,偏偏惟独赵云还一直居于翊军将军不见动静,一些反云派,更是以做为赵云不受信任,赵云不被重用的直接理由。身为云迷的我,也曾经为此大为不满,于是乎对此展开了调查,深究其中的原因。

  当然,赵云不被重用、不受信任实属无稽之谈,只是某些人太过于肤浅,断章取义。迷惑了好多人。但是这个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也不解释。

  于是乎,我终于发现,刘备不是不给赵云升官,是没法升。

  首先,翊军将军是杂号将军,但是杂号将军并不等于杂号将军,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杂号将军不等于杂号将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糜竺为安汉将军,军师将军和安汉将军都是杂号将军,但是糜竺的安汉将军却高于诸葛亮的军师的将军。所以说,杂号将军也是有高有低的。

  那么赵云的翊军将军高不高呢?高,不但高,而且是很高。至于有多高,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证明。

  也有人用对比的方式来说明赵云的翊军将军,实质上很低。理由是:黄忠在刘备拿下益州后被提为讨虏将军,后来刘备进攻汉中,黄忠又在定军山一战斩杀夏侯渊(是不是亲斩不讨论),于是刘备又提升黄忠为征西将军。

  而赵云,先主时期为翊军将军,直到后主时期才被提拔为征南将军。

  黄忠:讨虏将军升四征将军,赵云翊军将军升四征将军。
  乍一看,似乎黄忠很早就已经立于赵云之上了,刘备为汉中王时又提为后将军,其职位比赵云高了不知道有多少了。

  但是,其实这么看是不对,因为黄忠跟赵云升迁四征将军不是一个时期的,这中间隔了好几年时间,而蜀汉的官职制度在后主时期才得到进一步完善。

  所以我们要通过同时期的人的升迁情况进行对比。这个人是谁呢?

  刘封,随诸葛亮等人扫平西川后,为副军中郎将。拿下汉中后,刘备派孟达去攻取房陵,之后孟达又挥军攻打上庸。孟达是降将,刘备对其的信任程度自然不会有多高(孟达的反复,我就无需多说了),于是派刘封前去“相助”,拿下上庸后,刘备提刘封为副军将军,降将申耽为佂北将军。而申耽却在刘封的领导之下,刘封是申耽的直接上司。

  赵云的翊军将军等于甚至大于刘封的副军将军,刘备提拔刘封是因为中军扩充的需要,两人同属中军,而刘封又后于赵云,所以有理由相信,赵云大于等于刘封。(只是因为阿斗的缘故,使得刘封的处境变得尴尬,这里不是重点,不多解释)

  翊军将军大于等于副军将军,而副军将军大于四征将军,所以翊军将军大于四征将军。(当然,后来黄忠升任后将军那就高于赵云了)

  我们再来看黄忠和申耽升四征将军的理由,黄忠是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申耽与其兄弟申仪是献城,上庸不战而破。所以可以理解为,这些看起来很高的四征将军,其实只是刘备用来笼络人心的一些名号奖励。况且,黄忠已经很老了,每次打仗黄忠的表现是,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刘备如果什么也不做,恐怕会打击这位老将军的作战积极性,以后打仗说不定还要用他。打仗立功,奖励名利,所以黄忠与申耽,刘备没给他们钱(也许是没钱),所以就给他俩名奖,但是实际权利并没有变大。

回答2:

桃园三结义,赵云还不知在哪里。同时赵云是低调的武将,本身淡薄名利。但不管咋样,赵云无愧五虎大将称号。

回答3:

赵云是刘备的贴身武将

回答4:

楼上的回答绝对是大神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