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答案。好有成就感。哦耶~
一、必答题
1、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也为新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
2011年11月21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一新的机遇,将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就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打算。
答:做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一新的机遇,将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就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也为新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教育部长强调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我们作为高校毕业生,即将面对社会择业创业的问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举措,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房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2、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的形式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造成的“蝴蝶效应”正在全球范围引发恐慌。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相机陷入欧元区危机的泥潭,若是欧债危机继续蔓延,德国恐怕也难以幸免,将对欧盟的命运造成灾难性打击。欧债是“欧洲的危机”,却是“世界的问题”,欧债危机已俨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你认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如何?面对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我们应当采取何种应对之策?
答: 欧债危机虽然对中国直接冲击不大,但间接影响明显。贸易途径是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渠道,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的稳定与增长,使得人民币对欧元被动升值,严重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势必造成出口受阻。金融途径也是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给中国持有的欧元资产带来贬值风险,进一步加重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讲会对中国吸引外资总体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除了贸易和金融这两个基本途径之外,事实上欧债危机还通过非接触性传导的途径影响中国经济,使中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与期趋于悲观,投资者信心持续走弱。
面对不断蔓延升级的欧债危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企业试点工作,从而优化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节省汇兑与交易成本;多部门协作加强外汇交易监管,并继续完善对于股市和楼市管控措施以防范“热钱”过量流入;扩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更大限度地释放内需以降低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的引导与管理,合理控制其债务规模,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加强与欧盟在贸易领域的对话与谈判,并帮助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相关反倾销诉讼。
二、选答题
1、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对如何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以此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答:胡主席在七一讲话中对如何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一,要牢固树立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宗旨信念,在推进科学发展兴皖富民进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必须切实践行好党的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不能忘。三,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不竭动力。并且我们要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四,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深刻认识到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自觉带着深厚感情融入到群众中去,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富民导向,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2、2011年年初党中央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定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此后完善相关机构、加强领导力量、做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外求,充分显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针对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你认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你的理由。
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员工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更好地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和体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承弘扬名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国有益文化成果,大力推荐文化创新,始终保持中华文化得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具体还要做到: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2、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自觉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和谐对接;3、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异质文明成果,应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民众所认同的文明准则、价值观与理想信仰,将他们作为建构新价值共识的重要资源,从而既顺应全球化得时代潮流,又保持清醒的民族意识,各民族通过文化碰撞与融合,构建和谐而又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体系;4、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然途径,识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载体;5、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人人,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广大青年学生在受益的同时,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应当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