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导线布置原则

2024-12-16 07:40:0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
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
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
控的要求确定;
3 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
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
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
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

回答2:

其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上已经很详细了 地层面层5厘米 中间不超过60厘米 均匀布置 具体的要看规范和实际工程

回答3: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原则:
一、 大体积砼温度的控制不仅要控制内表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与之相对应 的砼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和表面温差(指砼中心最高温度相对应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更要控制砼的综合降温差(指砼内部的平均降温差)和降温速率(指砼中心温度或表面温度每天的降温幅度)。
二、砼的任一降温差都可以分解为平均降温差及非均匀降温差,前者产生外约束应力,是产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约束应力,主要引起表面裂缝。非均匀降温差主要是控制砼的内表温差。规范规定大体积砼的内表温差应控制在25摄氏度,该控制值是比较严格的,根据我们的工程实践,该值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这主要取决于砼的一些实际物理指标,如:不同龄期的弹性模量、松弛系数和抗拉强度。因此,在大体积砼施工前,对温度控制指标进行一些理论计算,对施工大有指导意义。
三、测温点的平面布置原则:
1)平面形状中心;
2)中心对应的侧边及容易散发热量的拐角处。
3)主风向部位。总之测温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的地方。
四、测温点的竖向布置:一般每个平面位置设置一组3个,分别布置在砼的上、中、下位置,上下测点均位于砼表面10厘米处,另外在空气,保温层中各埋设1个测温点测量环境温度、保温层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