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产品零件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

突然发现零件不合格
2024-12-22 13:21: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原材料供应有时是千变万化的。一般厂家都会有固定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也是为了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但供应商及其供应的原材料是分秒都可能发生变化的。比如原来的供应商突然倒闭、原材料突然缺货、涨价等,都可能导致供应商发生变化。面临突发性状况,般厂家都会有些准备,比如除有一个主料供应商外,还会准备几个替代料供应商。我们举例,假如厂家急需在短时间内生产一大批产品,原材料供应不足,势必拿其他厂的替代料顶上,但当替代料都没有,就要“现抓”。然而“现抓”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该现抓的原料是否通过3C认证?质量的可靠性如何?产品的兼容性如何等等。很多问题就会在这样的过程出现。负责任的厂家可能会重新检测,重新进行3C认证,但也有厂家为了赶进度,缩短工期,会将这样的产品投放市场。不合格产品也可能因此而诞生。

无论是家电、汽车还是其他什么整机制造企业,每个成品都是由上千或上万个元器件组成。很多情况下,如果由人来管理、监督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不出现任何纰漏,都是很难的。尤其类似这种标准处于临界值的不合格,在生产现场还可能发现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做质量管理时,会有比较好的质量管理软件,他们通过数据的变化监测质量的变化,而我们国家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在质量管理体系上,要求企业有追溯能力,更要承担结果。不能因零部件不合格,而摆脱责任。当发生因原材料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损失的,整机制造商要担起首要责任。类似轮胎事件,轮胎质量不好,首先汽车生产厂应负责,而不应找轮胎生产厂。按常理,汽车生产厂首先应把好质量关。也许,有些隐匿的问题在最初进货时,没有检测出质量问题,但从用户反馈角度也能发现问题。简单地说,也许原来不知道,但消费者反映问题出现了,就应该认真反思、追溯。比如当爆胎事故达到某个不正常的值时,企业首先应该警示,追踪至供应商。轮胎属于汽车上的主要零部件,如果这样的问题监测不到,那么汽车身上还有成百上千零碎小部件,岂不是更难发现?

回答2:

1要端正态度,要勇于承担不逃避2向你的上级如实报告情况,并配合上级作出及时行动3把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召回4并向利益受害者道歉或给予一些补偿等公关工作5调查产品问题原因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6总结经验,制定措施,避免再反错

回答3:

隔离并标示
评估对市场订单和生产的影响程度
由职能部门(比如工程或工艺部门)分析原因给出处置意见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