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为副长官。
令制国的国司有四等,分别是守、介、掾、目,是朝廷授予的。守,即长官;介,为副长官;椽,是三等官;目,类似于秘书。另外还有低级官员史生,主要负责文书的誊写。这些官员均由中央任命,任期大约为4~6年。
国司,就是由中央派遣下来管理“国”的官员。但是国司并不对“国”进行直接的管理。“国”之下的“郡”,其长官成为郡司(一部分由之前的国造转变而来),“郡”之下的“里”的长官则由当地的人来担当。由此可见,在奈良时代,日本的地方行政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国、郡、里的分层正如当今中国的省、市、县的分层一样。
扩展资料:
日本的豪族曾被天皇赐姓,他们在飞鸟时代前在地方势力很大。如吉备与筑紫君磐井。他们多数有大和王权赐田仓与部民。他们在大和朝廷早期实力很大可废立天皇,如吉备氏与苏我氏。大化革新目的之一是废除他们特权。
他们中势力较大的是国造与国司。国造是日本古坟时代和飞鸟时代设置的地方官,由大和朝廷任命。国造掌握著所辖地域的军事权和裁判权,实质上是该地方的真正支配者(相当于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力。大化改新之后,国造一职被废除,然而在一些地区仍旧保留着国造一职。但国造没有实际权力,成为专门主持祭祀的世袭虚职。
国司是日本古代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令制国的行政官僚,由朝廷派遣赴任,分为守、介、掾、目四等官。因为郡的官吏(郡司)通常是以当地有力豪族担任,所以中央设置国司以为管辖。国司于国衙执行政务,包含祭祀、行政、司法、军事都掌有大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司
百度百科-豪族
以上答案都说不到点上。守介都是朝廷任命的官职,相应的守护是幕府任命的武家官职。相当于县长那种。一般藩国都是守,而皇室直辖领地如常陆、上总等国只有介,相当于代理县长(没有县长)没有守,与我国的九门提督在某种意义上有些相似。
介和守类似,日本战国中的XX介XX守,是朝廷名义上颁发的委任状,是武将们用来炫耀的一种资本,并不是代表就是某一国实际领主。
介在守之下,守是主官,介是次官,也就是二把手,守如果是市长,介就是副市长。
令制国的国司有四等,分别是守、介、掾、目,是朝廷授予的。
令制国的制度从奈良时代一直到明治时期废藩置县都在采用,战国时代就在这段时间里,所以会有这样的名字。
日本战国时候,叫什么什么守的不是名字,而是职位。举个例子:柳生宗矩,称柳生但马守,他的职位就是「从五位下」但马守,就和现在说X局长这样,并不是说名字就是叫局长。至于“介”,因该是助词,日本男性普遍以介、助、郎、夫这些助词做为结尾,如龙之介、小次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