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承载力特征值是在地基设计里,大多采用特征值,而不是设计值或标准值。实际上,这里的特征值,同时具备了设计值和标准值的含义。
扩展资料:
取值原则
在取值原则上,特征值和标准值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使用意义上,它是设计值。过去地基规范有的叫标准值,有的叫设计值,现在新规范为了避免混淆,才将地基承载力称为“特征值”。有些地勘报告里的标准值,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征值。
如果给出的是极限值,就应该除以2.0,就是特征值了。在老规范体系的94桩基规范里,桩承载力设计值(即新规范的特征值)的分项系数(实际上应该是安全系数)取1.60~1.70。现在新国标对于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统一采用2.0。
2.0是安全系数,不是抗力分项系数。将极限承载力除以2.0,与直接取比例极限,这两个含义是一样的。例如一级钢筋的比例极限(即屈服强度)是235mpa,这是标准值,除以1.1的抗力分项系数等于210mpa,这就是设计值了。
而对于特征值来说,其含义就相当于直接取235mpa,没有1.1的抗力分项系数。规范里的所有公式中,凡是有“特征值fa”的地方,对应的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或内力,都是采用标准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基承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建筑结构、基础及地基的整体系统而言的,对于局部某一层土或某一块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桩的极限端阻力是指桩在受到竖向荷载时,桩端平面所能提供的极限端阻力。他们两个也应当有间接经验关系,但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漏洞。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2变成承载力极限值,然后按桩的入土深度进行深度修正,差不多就可得桩的极限端阻力的标准值了。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的建筑结构、基础及地基的整体系统而言的,对于局部某一层土或某一块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桩的极限端阻力是指桩在受到竖向荷载时,桩端平面所能提供的极限端阻力。他们两个也应当有间接经验关系,但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漏洞。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2变成承载力极限值,然后按桩的入土深度进行深度修正,差不多就可得桩的极限端阻力的标准值了。
如果桩作为复合地基作用出现,端阻力=承载力,如果作为桩出现,则按表取用。
我猜你是看到桩端阻力特征值用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处理规范43页,对水泥搅拌桩,旋喷桩桩端阻力特征值可取未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