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主食是什么?为什么以这些为主食?

2025-02-05 18:42: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粟。也就是俗称的小米子。黄色小圆形颗粒。这玩意是富点得人才能吃得。亩产100多斤。但口感好除此之外还有麻稷麦豆。合在一起也就是俗称的五谷。另外南方那时候也有稻的种植。但规模不大。属于极少数人才能吃到的。此为档次最高者。那时候也有麦。但麦不是磨成面粉吃得。是直接像蒸米饭一样的吃。因此口感很差。属于次点的食物。最差的就是各种根茎类了。由于红薯还没从美洲传道我国。因此根茎类是是指其他东西不是红薯。具体啥就没印象了。只记得有这玩意。恩。古时候的大豆产量蛮高的。加上能补充蛋白质当肉吃。因此豆类食物也挺多。这玩意管饱啊。石磨虽然很早就出现但只是用于把食物磨成液体。后来才演变成把小麦磨成面粉。这一演变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小麦成为主食。因为相对其他食物来说小麦的产量高。植物对环境要求低。口感好。而稻谷的环境就需要水田。这种水田的土壤粘合度要高。就是灌下水后水不渗透到下面。而我国大部分土地都不行。像北方的土地灌上水后半天就不见了。没法蓄水。所以稻谷的产量不高。另外古时候能大量种稻谷的地方的南方属于未开发地段。属于南蛮不毛之地。所以后来麦子能磨成面后直接成为老百姓吃得最多的东西

回答2:

明朝前,主食几乎都是茭白,又称"菰",五谷之首。
它生病的时候就会长得畸形,现在都是把它当菜炒。
水稻很少吃得起,麦子亩产量不高,土豆明朝后才传入我国。

回答3:

面食为主,地理环境决定的

回答4:

古人的主食和今人没什么不同吧,副食可能有很大不同。至于原因,大概是产啥就吃啥。

回答5:

从古到今 都是米和面 原因就和现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