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问题,我不想多说,因为这个论题所谓正确和错误。论点、论据的东西,可以通过书本、网络等各种信息手段进行收集。在这里百度知道中收集到的资料非常有限,不可取。我倒想说说辩论的方法。
精妙辩论赛的论题,实际上是个无解的题目,站在不游悔同的历史时期,站在李磨塌不同的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得出正反两个结论。说白了,就是没有谁对谁错。
因此,在辩论资料收集和准备期间,就要从正方、反方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和收集资料。你不但要收集支持己方论点的资料,从己方论点考虑问题,更要收集对方论点的资料,从对方论点考虑问题。阐述和证实自己的论点有3种方法:
1、正向辩论。即通过资料、文献、名言、事实等方面证实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2、反向辩论。证实对方的观念是错误的。
3、釜底抽薪。抓住对方论据的纰漏,为己所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反向辩论。
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要研究对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阐述、证实自己的论点,包括对手可能收集到的资料、文件、名言、事件等论据,要研究哲学论据有哪些特点,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科技背景、人物经历背景的内容,找出这些论据存在的纰漏或者悖论。即使这些论据不能完全与对手拟合,但都会有相通之处,即使现场难以发现论据的相通之处,也可以用这些纰漏和悖论进行反正。
另外提供一个线索:论题是“学哲学没有用”,不是“哪圆哲学没有用”,毫厘之差失之千里,一字之差其意皆悖。你的论点中,强调的是“学哲学没有用”,哲学本身是否有用,和你的论点没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就是“哲学”和“哲学体系”或这说是“哲学派别”的区别。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人对内在和外在的认识和总结,强调思辨,思是思考,辨是判断。当某种哲学理论得到一群人的认可并得到深化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公共哲学的时候,就形成了哲学体系或哲学派别。即便是在同一个哲学体系里,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想法。那么,“学哲学没有用”这个论题里的“学”就存在很多含义了:一是通过听或看别人讲哲获得哲学知识,是“取”的意思;二是通过对客观实在的观察、认识和总结获得,是“悟”的意思;当然也可以兼而有之。西游记很有意思,如来佛祖法力无边,为什么不吹口气把真经送到唐三藏手里,而是让他历经险阻到西天自取真经呢?用意很明显,经书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仅仅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象征而已。重要的是真经如何获得,其实唐三藏到达西天之时,真经已在心中,所以未读经书业已成佛。小说中,孙悟空比唐三藏牛X的原因,就是在此,唐三藏为经书损毁而泣时,还需要悟空来道破真谛。这所谓的“悟”就是通过对客观实在的观察和总结而发自内心的思考,是心中有哲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取“则只能看别人怎么想怎么做,而这个过程是可有可无的,仅仅是心中有着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希望你能够通过这场辩论会,获得真正的”哲“,届时,输赢对你来说,就和唐三藏的经书一样,成为完成辩论的一个符号,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你所获得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准备、辩论和总结这个过程。
按现在的概念的哲学来说,它就是无用的.它无用体现在它的无法原创.号称哲学家都是思想家,然而我觉得哲学家是最无法思考的人了.现在所谓的"对其他科学的指导",都是最简单的常识性的.几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靠哲学取得成绩呢?举个简单例子,对宇宙的认识,能指望哲学家么?从古至今多少哲学家冥思苦想宇宙的来源,设想了一个个神话故事,可是那管用李扒衫吗?包括一些宗教在内,各种思想无不是跟着物理学,天文学的进步而更新.即使是遭到残酷压制,哥白尼的理论还是被接受了;而哈勃望远镜升空后,哲学家们似乎都不再吱声,只等着天文学家们发表各种各样的观测结果,等着物理学家们作出千奇百怪的设想,而他们,只能掂量着尝试接受,然后去修正自己的理论结构.现在的哲学家们,处境岂不是很尴尬?尴尬的原因,就是在于哲学的无用.他们要对科学知识进行总结,这本身就不容易;还要反过来指导.可想而知,到那时候早就没用了.
那么到底我要说什么呢?我想表明自己是个科学主义者.一切的一切要靠科学去解决.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哪腔社会科学.我奇怪有的人把逻辑当作哲学的范畴,还有的人把人类学规为哲学的功绩.那只能说明这些人不懂数学和社会学.在我看来,柏拉图的思想更多是奠基了精神学等领域,而亚理士多德就是个物理学家.之后的一些人,除了精神学家就是社会学家.而孔子,就是说了很多教育的社会的治国的一些思想.真正能成为思想家的,应该是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达人.他们对事物了解透彻到底,所以思考起基本问题来,似乎比其他人更有希望看破红尘.然而事实证明,一旦脱离科学,即使是他们也会脱离航道.
现在的科学门类足够了.即使你对康德什么的思想感兴趣,要研究,我也当你是个历史学家或者文献学家!
再者从现实的角度看,哲学造财富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不大。也许有人说哲学可以修身养性,那我可要问了,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对社会有多大的贡此薯献?
你们能赢。
世上本来没有哲学,先有的人,后有的哲学。在没有哲学的时候,谁也没有学过哲学,人类照样可以生存发展,这就可以说学习哲学没用。
现在学哲贺橘派学,主要是为了考试,这也不算真正的有用。
哲学是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学问禅贺,不用学哲学,人也会在生活中学会很多“哲理”,所以学哲学不是必伍凯须的。
冯友兰说过:哲学就是偏见。学枝戚哲学就是学人家的思考方式,对于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对世界对社并羡会的比较全整的认识,而去接触人家的哲学思想,要想明白这位哲学家在说些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对哲学有执着的热情,哲学对于你是无用的,甚至反而会使你茫然毫无头绪进而对哲学心生厌倦。哲学猛蔽陵就是偏见而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去学人家的偏见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需要什么?是正见。
辩论赛的洞缓变数很大,这个论题属于中性论题,正反面都很好辩论,因此,你的立论要很小心。建议从人的思维、道德修养以及人的文化涵养联系现代李颤隐社会浮躁浮夸的特点加以立论。论据哪厅根据论点找这个一定要和另外三位辩手反复讨论才行。我没参加过辩论赛,这是看着人家准备给你提的建议。
希望能帮到你吧,或者等高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