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里原因,属于关系强迫行为(Relationship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指在亲密关系中(不限于情侣关系)的一些强迫性思想(执念)或者行为。
它并不是真正的心理障碍,只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围绕关系本身的持续地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对方,或怀疑对方是否真正爱自己,以及这段关系的正确性。
当他们想要放弃这段关系时,会因为害怕失去对方,而感到强烈的焦虑;但只要还和对方保持亲密关系,这种怀疑的念头就会一直萦绕在心。
以伴侣为焦点的 选择性地只关注伴侣的错误,或者做的不合心意的地方,而忽略伴侣的优点。
“Ta不爱我”的念头变成了先入为主的成见,于是通过挑剔对方在关系中表现出的“失误”来反复地确认自己的想法,例如:”Ta没有记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Ta忘了我的生日,Ta没有及时回复微信,这一切都代表了,Ta不爱我”。
因此,“Ta不爱我”就像一个自证预言一样,一个人反复地怀疑对方对感情的重视程度,负面、极端化地解释对方所有行为,最终关系就会真的如预期的那样,越来越远,最终破裂。
“你到底爱不爱我?”的背后,是什么?
“我怕你离开”的焦虑。
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时,会引发大量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被称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一种对于丧失安全感、抚养、物质和爱的恐惧。焦虑型依恋的人们在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中可能更加惧怕分离。
因此,当伴侣露出一点点对于关系没那么投入的表现时,例如,把注意力放在游戏而非爱人身上,或者因为心情不好而一言不发,不想交流时,焦虑型依恋的人就会开始担忧:“Ta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要离开我?”
其实很多女孩子在恋爱中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试图“制造”这么一个按钮,然后一次次地按它。
她们一遍一遍地逼问男友“到底爱不爱我”,或者通过男友日常行为中的蛛丝马迹来“推断”男友爱不爱她,消息回复得不够及时,回家之后忘了拥抱和亲吻,聊天的时候神态不够专注,都有可能被直接打上“不爱我了”的标签。
这些女生就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制造这个按钮,然后对着得出来的,不够满意的分数苦恼不已。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即使他真的有某个心不在焉的瞬间,有某个烦躁厌倦的片刻,有某个三心二意的刹那,并且在这些时刻,他对你的爱可能就是降低了那么一点点——就像你在某些时刻,对他的爱也有可能降低一点点一样。
为什么就不能够接受,这正是长期的恋爱乃至婚姻中的常态呢?
只要总体上看,他对你的态度还是令你满意的,为什么非要去纠结漫长人生中的那么几个细节呢?
《奇葩说》里面,肖骁最终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说,如果真的有这个按钮,别去纠结于用它“监测”对方,不如用它关注一下,你有几分爱自己。
真实的世界里也一样——这个按钮不存在,你也没有读心术,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出男人到底爱你多少分。
你能够真正观察,了解和判断的人,只有自己。
与其没完没了地猜疑对方,其实真的不如多问问自己,你有多爱这个男人,你愿意为他付出什么牺牲多少,即使他有一天离你而去,你愿意为这段感情投入多少沉没成本。
然后再问问自己,你有多爱自己,你在为他付出和牺牲的同时,是不是还有随时回头的能力,是不是还有及时抽身的勇气,是不是还有全身而退的资本。
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你在这段感情里,真正拥有的主动权。
女性,一旦跟一个男性建立较深的恋爱关系,稳定而安全的感情往往是他们在乎的。
这一点,在生物学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旦二人有了孩子,女性从本能上就会为孩子争取足够的资源和稳定的环境,这个时候女性就通常非常在乎对方是否爱她,她的家是否稳固。
因为女人可能是为你付出了太多,总是怕得不到你的肯定,所以总会问你这个问题,女人是因为太在乎你,所以会经常问,如果不问的话,也许就变了吧。
因为她喜欢听“我爱你”,而且你的这句话会让她有安全感,要是一个女生总是这样问你,说明你没有让她产生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