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次要的,关键是社会风气,我们在过去那么多年代,怎么没有这样的事情,风气下降,人与人时间的信任感缺乏,致使我们很多想救不敢救,想扶不敢扶,事情还少吗,多少施救的人被诬陷为肇事者,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个是法律解决不了的,我们亟待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扶起摔倒的老人,更重要的是。要扶起我们的道德,我们的良知,我们国家目前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面临严重的失败和挑战
法律均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我看了你的标题就不想往下看,我们是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完全独立自主。怕你不服,我看了第一条,看到这句话“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你敢说你救人,或者扶一个摔在地上的老人,会对你没有危险吗?人家一会就说是你撞的了,这种报道铺天盖地,甚至有法院判决救人者承担赔偿的。没有几十万,或者不打算家破人亡,谁还敢去扶啊,更不要说救。 是我们扶不起,救不起,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打算赔。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并没有警察,医生他们的职责,要去救人。法律只能规定我们不能违法,不能规定我们怎么做不违法的行为。
中国啊,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其实生活中好人还是有很多的,但就是那一个个救人反害己的故事令很多人都心凉啊,真是林子大了,什么的鸟都有,改革开放后一些人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泯灭了,这是教育上的一个完全的失败。
国时代
嗯~有些东西不能单靠法律。
比如新加坡的那条,如果被诬蔑方拿不出证据怎么办?
个人比较支持第二条的做法,找城管、找警察、找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只是想想就好像有些不太可能,前几天看新闻,国投种树造福居民,树死大片上述提醒,官称:你们都是闲着无聊之辈啊~。也有道理,都是做大事的,这些小事管什么呢?这些,嗯~家常小事还是要找管得闲事之人,嗯~有人管就要有付出,想买房子不找中介,难道还能自己天天守着个沙盘转悠?
有些情况是有处罚的,比如对亲人见死不救,游泳课时老师对溺水的学生见死不救······中国的法律存在二元现象,其根源是我们生活在二元社会。在中国,陌生人之间异常冷漠。单元房中,很多人不认识十多年的邻居,中国人的社会观很弱是自古就有的,古时候,有人被砍头,周围的看客都是嗤嗤的笑。法律只是人情的冷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