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国庆诗词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习开颜.
庆祝国庆55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喜迎国庆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祖国母亲
文/江南
母亲
厚实的肩膀
给了
孩子坚韧的力量
母亲
祥和的脸庞
给了
孩子灿烂的希望
母亲
深邃的遥想
给了
孩子明天的海港
母亲
温暖的胸膛
给了
孩子春天的芬芳
祖国母亲
我们为你无尚荣光
祖国母亲
我们为你豪情激荡
今天请母亲
穿上节日盛装
我们为祖国母亲
祝福幸福安康
我们为祖国母亲
祝福万寿无疆
我们和祖国母亲
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你在对这个软件的信心越大,也就是对这个软件的失望越大。所以以后靠自己吧。
少先队员是小学生。
色狼啊救命啊
42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