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 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 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 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 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 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 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 上结着长生果
薛宝钗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任是无情也动人
元春 ---喜荣华正好 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 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 芳魂销耗 望家乡 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啊 须要退步抽身早
迎春 ---中山狼 无情兽 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 骄奢****贪欢媾 觑着那 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 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 一载荡探春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 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 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 莫牵连悠悠
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罩颂州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 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 终难定
史湘云 ---襁褓中 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 谁知娇养 幸生来 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 略萦心上 好一似 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何必枉悲伤
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 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妙玉 ---气质美如兰 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 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 青灯古殿人将老 孤负了 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 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 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 王孙公子叹无缘
巧姐 ---留余庆 留余庆 忽遇恩人 幸娘亲 幸樱尘娘亲 积得阴功 劝人生 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 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 上有苍穹
李纨 ---镜里恩情 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讯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 披凤袄 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 人生莫受老来贫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 头戴簪缨 光灿灿 胸悬金印 威赫赫 爵禄高登 ——昏惨惨 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物蔽钦敬
《红楼梦》人物赏析(一)--林黛玉
林黛玉,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属金陵十二钗正册。小名颦儿,贾母外孙女,宝玉表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母亲贾敏,是贾赦、贾政之妹,早丧,故黛玉寓居于贾府。后其父林如海亦亡故,遂长期寄居在贾府。
她美丽而聪慧。虽然自小怯弱多病,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灵纯真,坚执于感情与理想的追求。“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言行,常用“比刀子还利害”的话语投向庸俗与虚伪,以至被周围的人以为“刻薄”、“专挑人的不好”。在礼教森严,人际关系势利而冷酷的贾府中,她深感自己寄人篱下的屈辱地位,时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敬辩”。黑暗的环境,个性的压抑,使她内心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在蔑视权势、渴望自由的思想基础上,她被贾宝玉视为从来不讲“混帐话”的知己,他们由两小无猜而发展为真挚的爱情。黛玉把全部的热情与憧憬都寄托在这一爱情之中。
这爱唤稿册情给她带来更多痛苦的眼泪。她追求的是执着、专一的爱情,薛宝钗的插入及“金玉良缘”的传说使她疑虑、忧郁。另一方面,由于礼教的束缚,尽管她多次试探宝玉,却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恋情,当宝玉用《西厢》曲词向她吐露衷肠时,她却生气地说他“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这爱情更给她添上一种难以痊愈的“心病”,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无力抗争。于是她“不是愁眉,便是长叹”,落花与眼泪成为她悲苦命运的象征,如她那首著名的《葬花词》所描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又如另一首《桃花行》所说:“眼泪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这种强烈的悲剧感与幻灭感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悲悼,也是对不合理封建制度的控诉。
后四十回续作对林黛玉的描写有违背曹雪芹原意之处,如她也劝宝玉研读“取功名”的“八股”,以至宝玉觉得她“势欲熏心起来”,与前八十回精和宏神不符,削减了黛玉人格的光彩。但续作对宝、黛爱情结局的处理,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贾母、王夫人为宝玉议婚,终于拣中贤惠明达的薛宝钗,并用凤姐的“掉包儿”之计,瞒过宝、黛而完成“金玉良缘”,突出了封建势力的“狠毒冷淡”。宝玉与宝钗成婚之夜,黛玉在潇湘馆里的病榻上,满怀悲愤,焚去诗稿,呕血而死。
她与贾宝玉都是作者在书中极力歌颂的正面形象,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人物。
附《红楼梦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林黛玉 冷眼看尽窗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