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欧洲人并不吸烟,也不知道烟草这种植物。烟草生长在美洲,哥伦布在那里发现了它。后来他返回欧洲,把烟草的事儿对大家讲了。他说,美洲印第安人经常吸烟。 有这样一种吸烟的方法:在美洲印第安人把一些烟草扔在火上,然后用嘴叼着长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方在火焰的上方,这样就能把烟吸入口中。 大约在1560年,一个叫让.尼科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对美洲的所有植物都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和欧洲的差异很大。他和其他人常用烟叶止痛,想用这种方法止痛。我们现在说,烟草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这个词就来自这个人的名字。 其实用烟草治病的方法很多。有时马病得很厉害,连路都走不稳。于是有人将烟草的烟吹入马的鼻腔,认为这样一来马的病似乎就会好些。可怜的马呀!现在再不会有人给马吹烟了。 英国的雷利爵士在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很有名望。他周游各国,学会了吸烟。返回英国后,并没有停止吸烟。他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吸上两袋。有人进来时,他就很快地将烟斗藏起来。但是,有一天 ——据故事所述——他的动作不够快。一个人进来发现房间里烟雾腾腾,雷利口里直冒烟。于是这个人拿起水来就往雷利身上泼,以为他着火了。这个人跑出房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从此以后,吸烟就不是秘密了。雷利把这件事告诉了伊丽莎白女王,并说他可以称出他所吸的烟的重量。女王不相信,就让他来解释。 “首先,”他说,“我称出烟叶的重量,在将它放入烟斗内吸掉。然后称剩下的烟灰——将烟灰从烟斗内取出,放在天平上称一下。烟叶和烟灰的重量大不相同。烟叶必定比烟灰重,二者之差一定就是烟的重量了。” 主意是好的,但雷利还是错了。因为任何物质燃烧时都需要氧,这些氧通常来自空气。雷里的烟草燃烧时也需要从空气中得到氧,但烟叶里原来并没有氧,只是当雷利吸烟时,氧气才加了进来。因为氧气的重量加进来了,所以烟的重量就大于烟叶和烟灰二者重量之差。 雷利生活困苦,死于1618年。他死时泰然自若。就在临终前,他还吸了一袋烟。 香烟 菸草是土生於南美洲的一种植物,其叶子可用来口嚼或做成卷菸来吸。最早享用菸草的是美洲的印地安红人。当欧洲探险家抵达新大陆时,菸草的使用在美洲已经相当普遍。到了十六世纪,菸草被传入欧洲,然后再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纪以前,菸草大部分以咀嚼、嗅闻(snuff)、烟斗以及雪茄的方式被使用。十九世纪末期、由於制造香菸的机器被发明,纸菸成为菸草使用的主要型式。 在国人众多的嗜好品中,崇洋媚外之风越刮猛,唯独香烟这个为国家创造最大税利的奢侈品最使国人扬眉吐气,尽管洋烟在80年代的中国各地也神气了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国产烟最终还是打败了这些侵略者。 高档香烟吸引人之处在于其优美醇和的香气。同样是烟草,同样只是吸吸它的烟气而已,人们竟愿意用百倍的价钱买来享受,这同香水的情形一模一样——香气在这里起了决定性作用。 虽然“戒烟”口号震天响,烟民仍有增无减,看来,要消除香烟的危害还得另辟蹊径。目前医学界认为最好是研制出无害的“保健烟”取代对人体健康有损的香烟,这个计划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分段进行。首先将焦油含量降一半,再降低尼古丁含量,再降低焦油含量……直至降至对人体完全不造成损害为止。 降低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讲讲容易,做起来难。你把焦油和尼古丁去掉一些,烟民们就接受不了,说是“没劲”。唯一的办法是加香,骗骗“瘾君子”的嘴巴和鼻子,让他们慢慢忘掉熟悉的气息而逐渐喜欢上对人体无害的香味化合物。“加香”当然是加天然烟草或酷似天然烟草的香味成份。 日本最早找到一个替代物,这就是目前风靡世界的据说能“治百病”的草本植物——芦荟,芦荟叶子烤干以后适量加入烟草中,可以大幅度降低焦油和尼古丁,而“吃味”与烟草最接近。当然经过调香师再配一种专门的“芦荟保健烟香精”加进去以后“烟民”就更欢迎了。日本科技界称芦荟保健烟的问世是“本世界烟草工业的一大革命。 加香技术对鼻烟的制造就显得更重要了,因为鼻烟只嗅闻其香气,没有点燃抽吸,所以加入的香料也与卷烟不同。当然,那个时候只有天然香料,用化学方法制造的合成香料还没有出世呢。 烟草被用来做香烟产生于近代, 大量生产出现在克里米亚之战. 这次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香烟的大量泛滥. 在一战和二战间, 香烟大量分发给士兵. 二十世纪后半期,香烟的危害开始被广泛宣传,在烟盒上业出现了吸烟有害的提示. 所以第一个抽烟的人应该美洲的印第安人。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公元前1800至2000年时就有人类吸烟的记载。 1492年哥伦布的两个船员杰雷兹和托瑞斯发现古巴土人点燃干烟并吸其冒出的烟,杰雷兹试着吸了起来,他成为欧州第一吸烟者。 1518年,西班牙探险家发现阿兹台克人和玛雅人用空芦苇吸烟草,西班牙人也学着吸起来,第一支卷烟就这样产生了。 1612年,约翰·罗尔弗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种植了第一亩用于商业的烟草。 1843年,法国烟草经营商开始生产西班牙式烟卷,并以法文正式命名为“cigarette”,英文香烟一词由此而来。 1881年,一种日生产120000支烟卷的卷烟机获发明专利,在这之前烟卷都是用手工制作的。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第一次发表文章,提醒人们注意吸烟有害健康。 1966年,美国香烟包装上开始印有新标志:当心!吸烟有害健康。 香烟业给美国人提供了230万人次就业机会,这批人又给医疗、消防、洗衣、制药等行业带来更多的谋职机遇。 考古学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帕罗城发现,在公元650年,印第安人居住的洞穴中,有宽大的烟叶和烟斗并列在一起,并有吸剩的烟灰。这些遗物,经仪器分析,含有烟碱,推断为烟草的叶子。 考古学家也曾在墨西哥马德雷山中一个海拔4000英尺的山洞里,发现一支空心草杆中塞有烟斗,经放射性测量, 证明是700年以前的产物。果真如此,不仅比哥伦布的发现要早200多年,而且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卷烟的始祖了。不过,这一历史奇迹还有待于考古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烟草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其强盛、适应性极其广泛的植物,它的起源问题也是如此的扑朔迷离,同其它许多事情一样,人们很难排除它起源的两元论或多元论。有关烟草起源的问题,一直也存在着多种说法。 烟草起源非洲说 美国语言学家魏纳尔的《美洲与美洲的发现》一书认为,烟草与很多其它食用植物一样,是由非洲黑人在很久以前从非洲横渡大西洋带到美洲去的。非洲吸烟与使用烟斗的历史要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千年之久。这种说法由于主要是从语言学来加以证实,而缺乏可靠的考古材料支持,长期以来也就未得到人们的支持。 烟草起源埃及说 这种说法源自埃及考古学家在新发现的埃及古代中王国时期的法老墓中“出土了若干陶制的烟斗”。“这些古墓建造于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这次发现的陶制烟斗证明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抽烟的民族”。由于未能见到正式的研究成果或考古报告,也未见到国际学术界人士对这一报道的评论,所以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新说而已。 烟草起源蒙古说 这种提法可以以美国学者沃尔费的《香料烟》一书为代表,根据人类学的考察认为烟草最早起源于蒙古,理由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来自亚洲的蒙古种人,认为世界上最早吸烟的应当是东亚大陆的中国人和蒙古人;他们可能在15000~20000年冰川时期前,带着烟籽和用烟习惯从西伯利亚横越白令海峡大陆桥到了阿拉斯加,随后散居美洲各地。后来,烟草又经欧洲传回中国。 烟草起源中国说 近些年来,我国烟草界的一些同仁在研究烟草史和编撰地方烟草志时,对烟草在中国使用仅有400多年历史的这种观点提出质疑,并大胆提出“烟草源于中国或蒙古”的观点。 目前被人们培养栽培的只有红花烟草与黄花烟草。这两个品种从目前已掌握的材料看来,是由美洲辗转传入我国的。但我国也有野生的烟草,如《滇南本草》所记的“野烟”就是一例。在四川绵竹等不少地方,至今仍有被叫作“野烟”的野草,其叶形状与烟草相似,植株很小,叶面颜色稍浅,但没发现有人将其作为烟草的代用品吸食。另外,还有材料说:在河南嵩山林荫中有一种野生的匣科草本植物,外形很像烟草,当地人有采摘、吸用的习惯。这种植物在秦岭也有分布,所谓华山参就是指此种植物的根部,其根有毒,不可服食。另外在云南南部及西双版纳一带分布有一种多年生野生烟草,抗病虫性能很好。虽然目前的调查考证还不完全,但也可以相信在亚洲热带和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可能有烟草的原生植物分布。 有人发现《昭君出塞》壁画中的使臣随员,就有人背着装烟的袋子。在1939年12月20日出版的《张建通讯》半月刊称:“中国之有烟叶栽种,早在汉朝以前。到了汉时,已设吏专管征税。”又据载,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士兵受到瘴气感染,当地居民送韭叶云香草,燃烧吸取其烟以驱瘴毒。云香草后来被移植甘陕一带,逐渐成为当地家种烟叶。甘肃兰州著名的水烟便是当地黄花烟制作的,烟农称黄花烟韭叶云香草。我国著名的晾晒烟产区山东兖州、河南邓县等地的烟农认为,他们现在种植的烟草,就是三国时诸葛亮避瘴气的云香草,经过栽培驯化之后,从野生烟演变为今天的晾晒烟。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流放地写下了反映湘西少数民族吸烟的《竹枝词》:“马鞭烟袋细细通,两人相恋莫漏风。燕子衔泥口要紧,蚕儿挽丝在肚中。”李京在元朝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写成的《云南志略》记载:金齿百夷(即今天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有“嚼烟草的习俗和嗜好。”显然这些都早于哥伦布1492年发现的烟草。
在古代,欧洲人并不吸烟,也不知道烟草这种植物。烟草生长在美洲,哥伦布在那里发现了它。后来他返回欧洲,把烟草的事儿对大家讲了。他说,美洲印第安人经常吸烟。
有这样一种吸烟的方法:在美洲印第安人把一些烟草扔在火上,然后用嘴叼着长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方在火焰的上方,这样就能把烟吸入口中。
大约在1560年,一个叫让.尼科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对美洲的所有植物都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和欧洲的差异很大。他和其他人常用烟叶止痛,想用这种方法止痛。我们现在说,烟草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这个词就来自这个人的名字。
其实用烟草治病的方法很多。有时马病得很厉害,连路都走不稳。于是有人将烟草的烟吹入马的鼻腔,认为这样一来马的病似乎就会好些。可怜的马呀!现在再不会有人给马吹烟了。
英国的雷利爵士在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很有名望。他周游各国,学会了吸烟。返回英国后,并没有停止吸烟。他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吸上两袋。有人进来时,他就很快地将烟斗藏起来。但是,有一天
——据故事所述——他的动作不够快。一个人进来发现房间里烟雾腾腾,雷利口里直冒烟。于是这个人拿起水来就往雷利身上泼,以为他着火了。这个人跑出房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从此以后,吸烟就不是秘密了。雷利把这件事告诉了伊丽莎白女王,并说他可以称出他所吸的烟的重量。女王不相信,就让他来解释。
“首先,”他说,“我称出烟叶的重量,在将它放入烟斗内吸掉。然后称剩下的烟灰——将烟灰从烟斗内取出,放在天平上称一下。烟叶和烟灰的重量大不相同。烟叶必定比烟灰重,二者之差一定就是烟的重量了。”
主意是好的,但雷利还是错了。因为任何物质燃烧时都需要氧,这些氧通常来自空气。雷里的烟草燃烧时也需要从空气中得到氧,但烟叶里原来并没有氧,只是当雷利吸烟时,氧气才加了进来。因为氧气的重量加进来了,所以烟的重量就大于烟叶和烟灰二者重量之差。
雷利生活困苦,死于1618年。他死时泰然自若。就在临终前,他还吸了一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