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都交给保姆,交给补习班,交给电视、电脑。电视电脑里面都教什么?杀,盗,淫,妄,都教这些东西,所以孩子的思想、观念慢慢就偏颇掉了。而且很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把孩子送去学一大堆的东西,孩子一个礼拜排得满满的,他的内心是叫苦连天。因为父母又没有照顾他,没有亲,然后又把他搞得这么累,这些怨气慢慢一点一滴在积累。而家长可能觉得出去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都说,你看我的孩子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得了多少名,我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所以孩子学这些东西,变成是父母拿来炫耀的,拿来让他很有面子。他一直觉得他以孩子为荣,但是却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孩子到底在做什么?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注意到。 所以孩子的思想、观念到底往哪里变化,其实现在为人父母者,心里很多有没有底?没有底。当孩子从小就父子无亲,他就无法形成仁爱之心,他的发展就会自私自利;慢慢提升就变成竞争,变成斗争,变成战争。所以诸位同修,我们来看看,现在每天你打开报纸,在社会上、在国际上上演的戏码是不是就是竞争、斗争、战争?这些果相根源在哪?在于一念私心。我们只要把这一念转正确,整个社会的恶果就会慢慢改善过来,而转成正确的思想,一定要从仁爱下手。``我们再看看,孩子叛逆是结果,原因在哪?我们来思考一下。听说叛逆叫正常,有没有这个说法?有?听谁讲的?把他找出来,误导!请问五十年前,你有没有听过叛逆两个字?几千年的中国史书上,你有没有看过叛逆两个字?你看,都没看过。中国人四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叛逆,我们居然在短短二、三十年之间就产生了叛逆,厉不厉害?为什麼四千多年来没有产生叛逆的下一代?为什麼在几十年当中却快速产生叛逆的小孩?不是偶然的!因为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接受中国圣贤教诲?是不是接受孝弟的教导?不是!他没有孝心,没有恭敬心,当然对父母言语、行为就会有冒犯。 我就会回想,我还很慎重跑去问我妈妈,说妈妈,我有没有叛逆?害我妈妈想半天,没有。我们对父亲是什麼态度?又敬又畏,又很尊敬,又很害怕,所以父亲都很有威严;当我们对父亲敬畏的时候,根本不可能会叛逆。父亲为什麼能让我们产生对他的敬畏?最重要的是父亲言行一致,他很孝顺,他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所以,打从小对父亲就是尊敬的态度,不可能有叛逆。所以现在的孩子会叛逆,我们做家长的要省思一下,为什麼孩子对我们没有恭敬之心?有可能是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在那里打麻将,然后跟孩子说:你给我去看书,我数到三。孩子依依不舍,慢慢离开电视萤幕,还抱在墙壁那里,久久不忍离去。妈妈很生气:最后通牒,不然我棍子就要拿过去了!这孩子才心不甘情不愿上楼。当他坐在椅子上,请问,他的身体在书桌前,他的心在哪里?电视。你们怎麼知道?都在电视节目,不知道男主角怎麼了,女主角怎麼了。 当父母没有做出榜样给他看,他的内心服不服气?不服气!你说对你讲话要很有礼貌,你对爷爷奶奶讲话也没礼貌。当这些不服气慢慢积累,到哪一天会爆发?突然到他的身高跟你一样高,拳头跟你一样大,他还要不要听你的?他就不听你的。所以叛逆是结果,根源在孩子从小没有对父母生起孝心,生起恭敬之心,那是根本原因。这个原因又加上外面大环境很多污染,他又去效法这些同学也好、朋友也好,到最后叛逆的现象就愈来愈多。要让叛逆的现象消失,重要的是要延续圣贤教诲,然后家长要懂得以身作则,当孩子的好榜样。
1``````````
找一些能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来做!~!当然家长要支持和鼓励!~家长尽量避免与孩子的矛盾~!但也不是处处忍让`!而是真正对的进行鼓励`!错误的要用婉转的语言或方式来教育他~!用家长的感情来感动孩子~!这样度过叛逆期后家与孩子之间感情就回更好~!
这段时期一定要注意`!不能伤了孩子的心~!也不能放任孩子~!适度~!尽量让孩子快乐~!
今天突然想到教育,我对自己真的很不满意,也许是教育的原因,但还是自己的原因多些吧. 可是看到一些消息说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对于这个我到不这么认为,还是一个方法和心态的问题,在当上老师的时候就有了责任感,也因为这份责任让我们忘记曾经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如何过来的,而去单纯一老师的心态去处理一些事情,虽然不能说错,但这样起码给自己和学生的沟通带来麻烦. 如今的孩子各方面都太优越了,金钱,物质,一切的一切让他们失去了危机意识,让他们没有了为生活而奋斗的意识.这不是孩子的错,也不能怪家长溺爱,毕竟都疼自己的孩子,或许将来的我也会溺爱我的孩子.但现在我还是有一些感触,当今的孩子缺乏的是朋友,是那份真挚的友爱,只有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才会有翱翔的冲动,那也是他们奋斗的力量之源. 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就要处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不要以高姿态去接触他们,不要接触他们叛逆的一面,否则你的沟通将彻底失败.,那你将会远离他们的世界,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你的一切努力都收效甚微. 一我自己的观点,教育的孩子主要不在于花多长时间教他们知识,而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效率,只要能把效率提高,其他就可以迎刃而解.只要你认真为他们考虑的,孩子会把你当成朋友,就会敞开他们的心扉,只有进到他们的世界你才能让他们明白你的苦心,那样就不会在以看待敌人的思想面对,就不会排斥学习,也就是说他们会接受你的帮助,让他们知道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只要他们肯学习,那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之后你的作用就是辅助,在他们走弯路的时候拉他们一下,这才是老师的主要使命,而不是灌输知识. 一切从心开始. 这是小子的一些见解,也许太理想化了,但我曾经教过学生,从那里得到的感触.不要见笑.
多听点孩子的意见 .........但也不是处处忍让`!而是真正对的进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