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民歌童谣

几首江苏无锡的民歌童谣,词也要有。最晚在今晚截至
2025-01-04 00:37: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位无锡网友在"百度无锡吧"上创建了《无锡童谣》的帖子,引来了众多跟帖者,至今意兴不减,《江南晚报》也几次予以报道。大家这样做,或许只是觉得有趣好玩,或是借此唤起对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殊不知,网友们实际上是在合力做着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且说在1919年2月到9月期间,苏州籍的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受北京大学歌谣征集活动的影响,着意搜求吴地歌谣,共约三百多首,先以《吴 集录》为总题,在《晨报》上陆续发表;几年后顾颉刚选抄其中的一百首编集成册,以《吴歌甲集》之名出版。此后,又有其他人陆续编成了乙集、丙集、丁集、戊集和己集。这是历史上第三次对吴歌进行集中的搜集整理(前两次是在南朝和明代)。1999年,这六集合在一起,题作《吴歌吴歌小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吴歌甲集》中,"儿歌"即童谣的数量与民歌各占一半,以后各集中的情形也大多如此,说明吴地的儿歌童谣是吴歌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这六集吴歌的搜集整理者多非无锡人,所以其中载录的无锡童谣,只有寥寥数首。这次大家合力辑集,使我们看到了无锡童谣的丰富遗存;如有人能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整理编订,印行出版,正可以补六集吴歌之不足,对无锡的吴歌乃至吴文化的整理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

这次大家一起辑集的无锡童谣,内容非常丰富;从时间上来说,也涵盖了从近世一直到现今的各个时期。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不管是形成于哪个时期,它们大都符合顾颉刚先生对儿歌童谣下的一个定义:"儿歌--这是就儿童的兴会发抒,或以音韵的谐合,或以联想的凑集,或以顽皮的戏谑而成的歌。这些歌与下列四类(笔者按:指'乡村妇女的歌'、'闺阁妇女的歌'、'男子的歌'和'杂歌')的描写人生,叙述有条理的思想完全不同。"这种"联想的凑集"造成了儿歌童谣和一般民歌不同的一大特点,即它的意义常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颇有点"无厘头"的风格,如下面一首《康铃康铃马来哉》:"康铃康铃马来了,隔壁大姐归来了。啥个小菜,茭白炒虾,田鸡踏杀老鸦,老鸦告状,告拨文王。文王卖布,卖着姐夫,姐夫关门,关着苍蝇,苍蝇扒灰,扒着乌龟,乌龟放屁,放得满地。"而童谣之所以特别有趣好玩,令人忍俊不禁,正缘于这种"无厘头"的风格。除了"联想的凑集"之外,儿歌童谣还常借助于顶针、反复、重字、叠字等修辞手法,造成一种特别谐畅的音律,在这顺畅流走、"刮拉风脆"的歌吟之中,孩子们的一派童真天趣,得以尽情地释放表现。

明代的学者谈到儿童歌谣,说是"固无害"而又无谓,也就是没有用处,这其实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相比之下,还是周作人的说法比较平正通达:"童谣只要无害便好,至于在学术研究上,那就是有害的也很重要了。"周作人还归纳过童谣在学术研究上的作用:民俗学者认定歌谣是民族心理的表现,教育学者知道歌吟是儿童的一种天然的需要,便顺应这个要求供给他们整理的适用的材料,文艺学者晓得俗歌里有许多材料可以供我们取法的风格与方法。说到最后一点,钱锺书先生的看法可谓与之不谋而合,他说在"谣谚和训诂里,常常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所以他在《管锥编》等书中,会"痴气盎然"地以小时在无锡听到的"狸狸斑斑,跳过南山……"、"一二一,一二一,香蕉苹果大鸭梨,我吃苹果你吃梨"等童谣来论证《诗经》中"兴"的含义为"触物以起情",以另一首无锡童谣"亮月白叮当,贼来偷酱缸;瞎子看见了,哑子喊出来,聋彭听见了,蹩脚赶上去,折手捉住了"来申说"世事反经失常"的现象。至于地方性的民歌童谣在方言学上的价值意义,更是自不待言;所以明代冯梦龙辑《山歌》时,顾颉刚等人辑包括儿歌在内的吴歌时,都严格用吴语的字音来进行记录,以保持其"原生态";时至今日,这些书都已成了方言学者研究当时吴语状况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从这个角度看,"无锡吧"上辑集无锡童谣的发起者倡议"用普通话形式写下来",其实并非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