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别慌乱.
海啸来临时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2004年岁末一场海底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给所波及的印尼、孟加拉、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15万人以上的伤亡。海啸竟然可以到达3000到5000千米远的地方,导致4000多千米外的索马里也产生人员伤亡。在开放的海面上,海啸可以以高达800千米的时速向前推进,就像商用飞机那样。因此,它要对人们造成伤害,还需要过后2到3小时的时间。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提前预警的时机,但印度洋沿岸各国缺乏这样一种预警机制。虽然灾难已经发生过了,但它仍然在深刻而广泛地产生影响,受灾国灾民们仍然在承受灾难带来的痛苦折磨。
在灾难发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悲情故事和自救故事,比如:一位与男友一同在海边度假的女青年,当大潮扑来时,她死死地抱住了棕榈树,得以脱险,而他的男友却被海潮卷走。一位印度祖母抱着小孙子漂浮在木板上漂流了60千米最终得救。还有一位在泰国克拉比海滩度假的母亲,面对扑面而来的30英尺巨浪,她不顾一切冲到海岸救护自己的孩子。而一位名叫博尔顿的印尼父亲则用毛巾将几个孩子缚在树上,避免被海浪冲走,他的三个孩子得以安全脱险……这些感人的故事不仅震撼、感动着我们,而自救的故事则告诉着青少年在面对灾难时应该如何应变与自救。
(1)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水的剧烈运动。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对生命和财产进行严重摧残。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都可能引起海啸。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上的特大海啸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在外海时,因为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一般不被注意。当它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增高,形成十多米甚至更高的一堵堵水墙,排山倒海般冲向陆地。其力量之大,能彻底摧毁岸边的建筑物,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对人类的生活构成重大威胁。
海啸传播到海岸时,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滨海、岛屿或海湾的海水出现反常退潮或河流没水的现象,然后海水又突然席卷而来,冲向陆地;第二种是海水陡涨,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伴随隆隆巨响向滨海陆地涌来,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
(2)海啸发生前的征兆与预防措施。
·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有利于人们预防。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3)如何在海啸发生后进行自救与互救?
·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无谓的体能消耗。
·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散失过快。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是有好处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人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人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地震灾害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人类在同地震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平时,要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制定家庭防震避震预案;高处勿放重物,大家具应放在墙体薄弱处,桌、床下勿放物,床靠近门摆放;应急物品摆放有序,记住水、电、煤气开关和疏散通道位置;如果处在地震短临预报地区,应准备食品、药品、应急用品等。
大地震出现的场景,凡是没有经历过强烈地震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当人们听到或看见可怕、强烈、怪异的地声或地光,心理产生巨大恐惧时;当地面强烈运动,有人坐不定又站不稳,居住的房屋剧烈晃动并在瞬间倒塌时;当居室门窗变形,有人急于逃离而难以开启时,当居住房间的物品纷纷坠落、倾倒并发出巨大声响时;当地震恰恰发生在黑夜,有人正在醋睡,突然发生断电断水,四周陷入一片漆黑时;当空气污浊,弥漫着大量尘土、烟尘,令人窒息时;当人们身体失控,不能自主行动,跑不动站不稳时;当有人被晃倒,甚至有上抛、失重的感觉时,当你有以上同感时,您会采取怎样的应急行动?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时,被埋压的人数高达57万。通过自救与互救,脱险人数达到45万左右,占79%。据对唐山地震中947位幸存者调查,其中,258人采取避震措施,188人获得成功而安全脱险,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
如果您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能正确面对,还能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就可能幸存。
一、应急反应
1、大震预警现象
地震虽然来势汹汹,但可能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们带来某些临震的宏观现象,称为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初期震动、地声和地光等。
1)地面初期振动:人们感到大地在“颤动”;
2)地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风呼啸、大树折断声,好似刮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
3)地光:持续几秒到几分钟,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呈片状、带状、柱状、球状等,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大震预警时间一般为十几秒。地面首先微动(先颤),此时伴有地声和地光;然后地面大动(后晃);进而房屋倒塌,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地震远近与强弱
前已叙及,地震时人们感到“先颤”、“后晃”。随着震中距的加大,“颤”与“晃”的时间差会加长,强度会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颤”,只感到“晃”了。
因此,地震时您如果感到颤动不明显,只感到晃动,且比较轻微,说明这个地震离您较远或刚刚开始,一般有十几秒“预警时间”,您可选择合适的避震场所;反之,地震时您如果感到上下颤动,又感到晃动,并且比较剧烈,说明这个地震离您较近或地震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如果颤动和晃动都不太强烈时,说明震级不大。
3、瞬间抉择
(1)室内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以后,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被称为避震空间或“安全岛”。例如,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图2-10)。
例如,唐山地震时位于Ⅺ区、住在4楼的陈元学说,地震那天半夜3:30左右,正准备从厕所出来时发生地震。当时很清醒,用手捂头下蹲,后来听到房屋倒塌声,就随着房子往下降,降到不到2层楼高时,房顶被甩到一边,厕所墙也倒,脚底下预制板随着下沉,自己落在废墟上蹲着。这栋楼大房间全部倒塌,小房间、厨房、厕所只倒了3,4两层。全楼幸存者绝大部分躲在小房间。
注意:不利于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地板;地震时不要乘电梯,一般也不要选择跳楼这一避震方式。
(2)室外避震
拟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到至高点。
注意: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烟囱、胡同、架空管道、高压线、变电器、桥梁、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汽车司机拟在安全地带刹车,火车司机拟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例如,唐山地震时位于XI区,居住平房的孙荣珍说,地霞那天天气闷热,半夜起来洗了澡,再躺下睡不着,忽听到像是刮大风的声音(地声),就起来关窗,可是没风,又见窗外红亮(地光),以为弹药库失火,就往外跑。她跑出去又回来喊丈夫和儿子,这时听到脚下有声响,感到地动(地面初期震动),意识到地震。由于门变形打不开,于是四人跳窗而出,刚到院内房子就倒了。
(3)学校、工作岗位避震
拟躲在桌下或大设备下;特殊部门应按地震应急预案运作。
注意: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切断电源。
(4)公共场所避震
拟选在排椅下、舞台脚下、课桌下、讲台旁、柜台下(图2-11)。
注意:停止一切正常活动;撤离有序,切忌拥挤。
图2-11在学校、公共场所、室外避震正确方式
例如,唐山地震时,位于X度区的唐山钢厂干部张士勤正在食堂用餐。他那天晚上(3:30左右)没吃几口就听到隆隆声响,像打雷(地声),感到地面颤动(地面初期震动),意识到发生地震。刚跑出5m灯熄了,地连跳带晃,脚底下像没了根,心里着急步子迈不开。食堂门窄,平时只能一人通过,地震时拥挤谁也出不去。当摸到门以后刚迈出前腿,整个食堂趴了架被压住。门内侧最惨,有许多人被埋压,惨不忍睹。从听到声响到被埋压,仅十几秒时间,在食堂用餐者有30~40人,跑出去十几个人,一位老者未跑,蹲在饭桌下未受伤,其余二十几人均被砸死在门口。
(5)“伏而待定”法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地震的老者描述:“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图2-12)。
此外,地震时也可以蹲下或坐下,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还可以抓住牢固物体,防止摔倒而致伤。
二、困境脱险
震后自救,指地震后人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的措施。
1、震后困境
强烈地震以后,打破了人们日常的平静。
(1)失去联系
如家人伤亡,或找不到亲人;或独自在外,无法与家人联系;或没有交通工具,无法回家。这一切给幸存者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创伤。
(2)危险境地
地震使自己身体受伤;或被困在高层建筑内、断桥上,或其他危险环境中;或被埋压在废墟中。
(3)次生灾害
譬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毒气泄漏、爆炸等;社会治安混乱,坏人趁火打劫,实施犯罪等。
2、应急求生
(1)被埋压对策
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在精神上千万不能崩溃,要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千方百计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呼喊和勉强行动,当听到地面有人时,想尽一切办法发出呼救信号;防止灰尘呛闷窒息;如与外界联系不上,要分析并判断自己被埋压的位置,开辟通道,寻找脱险捷径。万一费时费力,难以脱险时应立即中止;寻找食物、水、药品,当面临被渴死的危险时可以饮尿求生;尽力扩大生存空间;寻找利器,保持空气流通。
例如,唐山地震后,由于煤矿塌方使开滦煤矿陈树海等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靠矿井中的水维持生命,熬过15个昼夜以后终于获救;又如唐山地震时,田惠英年仅12岁,全家被埋在倒塌的楼房里,父母和哥哥相继死去,她牢记母亲嘱托“不管怎么样也要挺着!”“照顾外甥,实在渴了,你们喂他点唾液。他的尿也想法留着,渴极了也顶用”,就这样在废墟下坚持三天三夜,终于获救。
(2)防止新侵害
震后一般余震不断,生存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等待救援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尽量改善生存环境,设法脱险;闻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异味或灰尘太大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稳定的悬挂、易倒塌物品;扩大并保护生存空间,设法支撑残垣断壁;不要随便用水、用电,不要使用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气体充溢;长期处于黑暗中的眼睛,不能立即受强光刺激;进水进食要循序渐进,以免肠胃受害。
(3)迅速脱险
从危房中撤出,到开阔的地方去。临走时要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和火源;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教室或公共场所,防止拥挤造成伤害;不要轻易回到危房中,谨防余震威胁。尽快与家人团聚并按震前家庭计划行动,或与服务处所联系,到规定的疏散地点避震。
,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怎样躲避龙卷风的侵袭?
龙卷风(简称龙卷)是一种与强雷暴雨相伴出现的具有近于垂直轴的强烈涡旋。它的外形像一个漏斗状的旋转云柱,当它发生在水面上时,常吸水上升如柱,好像“龙吸水”,称水龙卷。当它出现在陆地上时,称为陆龙卷。龙卷风的特点是:
(1)范围小,一般水龙卷的直径从10米到100米不等;陆龙卷稍大些,但也不过100~1000米。
(2)生命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几小时。
(3)中心气压极低。据估计,中心气压可低至400百帕。甚至达到200百帕。
(4)风力大。在龙卷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5)破坏力大。在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将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建筑物摧毁,有时能把人吸走,其危害十分严重。
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的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较轻的碎片则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而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
从全球来说,龙卷风主要发生在20度~50度的中纬度地区,全世界每年有纪录的龙卷在l000次以上,其中美国平均每年可达800次,堪称“龙卷王国”。我国大部省(区、市)都有龙卷风的踪迹,平均每年不足l00次,且多集中在东半部地区,以华东的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及山东、湖北、广东省等相对较多。龙卷出现的季节一般在5~9月,出现时间大多在午后到傍晚。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我们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灾害,只能预测它,然后躲避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