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新加坡的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新加坡自从独立以来,通过强大的来货加工再转口的贸易方式,到后来成功经济转型到第三产业,让它很快成为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中心。再加上新加坡重视对人才的招揽和培养、经济上对资源丰富的马来半岛的影响和深度的投资,使其很快赶上了欧美的经济水平。
二战后的亚洲对比经济发展速度接近饱和的欧美国家是充满机遇的,加上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马六甲海峡的要道,新加坡建成了东南亚最大的港口,并且代理了当时东南亚的大部分航运和港口业务。而美国通过新加坡对东南亚的影响也是造就新加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当时的冷战,以及后来的越南战争,让美国感觉到,它极其需要在东南亚找一个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都绝佳的盟友作为依托。
二战之后,英属马来亚、婆罗洲面临着独立的风潮
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华人的数量在马来亚与马来人持平,甚至在婆罗洲超过当地土著,成为第一大民族。华人在二战时对抗日本人,拥护英国政府更是占据了政治优势。而土著的马来人则因为在二战时背叛英国投降日本,并协助日本大肆屠杀华人。
此外,马来亚的三大直属特区,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更是被华人大部占据。
而此时的英国人则不仅不打算履行二战时期对华人的政治许诺,反而通过打击华人中的共产党派,扶植华人西方代理人,挑拨华人内斗等方式,极大地削弱的华人的优势。并将政权逐渐移交到马来亚土著人手中。
当然,华人缺乏独立的民族意识,对穆斯林土著过于依赖,没有政治斗争经验,对掌握政权缺乏兴趣,对商业利益过于看重,对马共无原则地打击,没有跟婆罗洲的基督徒土著相联合,丧失了主动权等等因素的作用下,被马来人后来居上,建立了马来人特权的马来西亚,而华人甚至连在婆罗洲的优势也没有延续下来。
而马来人随着政权的巩固,马共的式微,通过伊斯兰教宣传鼓吹对华人暴动,彻底摧毁了华人的自卫能力。而英国人此时也改变了过于倾向马来人的政策,偏向于扶植马华公会,确保华人的基本政治权利。但华人内部大家族之间的内斗和倾轧,给了马来人第二次机会,在宪法中明确了马来人特权。这一条款引起了李光耀及大部分华人的不满,议会中的几次争辩都以华人政党的获胜而告终。此时,马来人再次通过伊斯兰教鼓吹穆斯林暴动,政治上则武力威胁华人,外交上以加入印尼要胁英国。最终确认了马来人特权条款,并将李光耀家族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分离出去,从而削减华人人口数量。
新加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独立的。
时至今日,马来人通过对穆斯林过分宽容的移民政策,而对华人严苛的移民政策,使得华人人口数量下降到20%,从明朝开始就对马来亚进行开发和屯垦而奠定的华人的优势最终消失,马来亚的马来化和伊斯兰化已成定局,婆罗洲的伊斯兰化也几乎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