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
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
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
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科属】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
【别召】花王、鼠姑、木芍药。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科属】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
【别召】花王、鼠姑、木芍药。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而淡;人肝、牌经。
【功效主治】调经活血。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闭经诸病症。
【营养成分】牡丹花主要含紫云英甙,还含有牡丹花甙,蹄纹天竺甙等物质。
【食疗作用】
1.调经止痛 牡丹花性平而人肝、脾二经,能调理气机,疏利肝经,运牌化湿而益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能平调妇女经血而止经期腹痛。
2.通经活络 牡丹花还能通经络,利关节,常用作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妇女经闭腹痛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品。
【保健食谱】
1.牡丹花粥 牡丹花(干)15克,粳米50克。将牡丹花研为细末,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清水煎煮粳米为粥,待粥熟时,调人牡丹花,搅拌均匀即可。每日3次,连食7天。此粥具有通经祛瘀的功效,适用于闭经妇女食之。
2.牡丹花溜鱼片 鲜牡丹花1朵,鲜椒鱼250克,鸡汤、鸡蛋清、姜、葱各适量。将鲜鳜鱼用凉水泡l~2小时,捞出控干,切成3厘米长的段,片成薄片,放在碗内,加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炒勺置火上,放人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鱼逐片下人炒勺滑透,然后倒人漏勺内,控去余油,牡丹花洗净控干,放人盘内,炒勺置底油加热,投人葱、姜偏炒出香味,倒人鸡汤、精盐味精、胡椒粉、料酒、湿淀粉调成的稀芡;待汁爆起时,将鱼片、牡丹花瓣倒人炒勺内,滑炒几下,淋人鸡油,盛川盘内即成。此案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虚劳赢瘦,肠风泻血等病症。
3.牡丹花爆鸡条 牡丹花1朵,生鸡脯肉200克,菜50究,姜、葱、蒜各适量。将牡丹花洗净切成粗条;鸡脯肉去掉老皮和筋,用刀切成条,放在碗内,加人精盐味精、料酒、鸡蛋清、湿淀粉,调匀上浆;香菜、葱、姜蒜分别切成丝;另用一碗将精盐、味精。料酒、醋、胡椒
粉、鸡汤、湿淀粉兑成芡汁;炒勺烧热,放人生油,烧至四成熟时,倒人鸡条用筷子拨散滑透,倒人漏勺内控出油;炒勺留少许油,将葱。姜炒出香味,倒人鸡条。香菜和兑好的芡汁,翻炒几下,盛人盘内,撒上牡丹花即成。此菜具有活血行经,益精补虚的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气血虚弱,病后体虚等病症。
4.牡丹花里脊丝 去芯牡丹花2朵,猪里脊肉250克。牡丹花洗净切丝;猪里脊肉切成长3厘米长的细丝;用盐。味精、料酒、鸡汤、湿淀粉各少许兑成汁;炒勺烧热,放人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加人里脊肉丝,炒散后烹人兑的汁;待汁收浓时,放人牡丹花丝,快速翻炒,盛人盘内即可。此菜具有活血养阴,益气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病后体虚,干咳,营养不良等病症。
【注意事项】妇女月经量多者慎食,每次食之不宜过量。
【文献选录】
《珍珠囊》:“‘牡丹乃天地之精,为群花之首。叶为阳,发主也;花为阴,成实也。丹者赤色,火也。故能泻阴胞中之。
《本草纲目》:“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活血。”
【文化欣赏】
唐·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宋·刘克庄。《昭君怨·牡丹》:‘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国圃,今日荆榛狐。群莫说中州,怕花愁。”
清·袁枚。《并头牡丹》:“两枚春作一枝红,春似生心斗工。远望恰疑花变相,鸳鸯闲卧彩云中
中文名称:
牡丹
别称:
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
二名法:
Paeonia suffruticos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
芍药科 Paeoniaceae
属:
芍药属 Paeonia
种:
牡丹 P. suffruticosa
谚语说、俗语说:“牡丹宜干不宜湿。”牡丹是深根性肉质根,怕长期积水,平时浇水不宜多,要适当偏干。
一、光照
谚语、俗语说:“阴茶花,阳牡丹。”牡丹喜阳,但不喜欢晒。地栽时,需选地势较高的朝东向阳处,盆栽应置于阳光充足的东向阳台,如放南阳台或屋顶平台,西边要设法遮荫。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可达2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花萼有5片。
二
、果实种籽
单瓣花结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成熟时为蟹黄色,种籽为黄绿色,过熟时果角开裂,种籽为黑褐色,每公斤可称干种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结果1-5角,但种籽仅有部分成实,或完全不实;千瓣花类不结果和籽。[2]
价值用途
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养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自身存在的酶水解,成为牡丹酚(C15H20O8)及一份子L阿拉伯糖。根皮咽炎引起的咽痒、咽干、刺激性咳嗽等症,效果良好。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阳王、富贵花
芍药科、芍药属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又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句流传至名。“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