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盆地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还低。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夏季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自古有“火洲”之称。日照时间长,全年约3200小时,无霜期210天左右。
吐鲁番的特点是,热而不闷,难有大汗淋漓,浑身湿腻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相对湿度小,一般湿度小于30%的时间长达120~140天,又加日温差大,平均达15°C以上。因此,即使大热天,市面上依然行人如织,生活如常。
鲁番盆地是天山地区陷落最深的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5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盆地周围的山岭,海拔从千米以上到四五千米不等。由于吐鲁番盆地地势低洼,四周高山环绕,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产生的高温,热量不能散发,所以气候炎热干燥,成为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极端最低温-6~-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积温超过6000℃,如綦江积温超过61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米,气温递减0.55℃和0.61℃。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10℃以上活动积温586℃,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吐鲁番盆地无论是年温差还是日温差均大于四川盆地,
至于原因吗,一楼二楼二位分析的都很全面,在此不赘述。大致地概括一下,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降水,维度,地形地势,河流,植被,以及人类活动这些方面的综合因素形成的。
吐鲁番盆地的地理位置,纬度比四川盆地高,而且地处内陆讵海远
7
四川的盆地比吐鲁番盆地气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