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共和"是什么意思?
2024-12-23 00:36: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历史年号: 共和的由来,有两说: 共和相关图书
(1)因厉王出奔后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史记·周本纪》:“ 召公 、周公 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张守节正义引韦昭曰:“ 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脩政事,号曰共和也。” 宋欧阳修《明正统论》:“昔周厉王之乱,天下无君,周公 、邵公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后宣王立,是周之统尝绝十四年而复续。然为周史者,纪 周、召之年谓之共和 ,而太史公亦列之于《年表》。”   (2)因由共伯和代理政事。《汉书·古今人表》“ 共伯和 ” 唐颜师古注:“共 ,国名也;伯 ,爵也;和 ,共伯之名也。共,音恭。而《迁史》以为 周召二公行政,号曰共和,无所据也。” 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共和》:“古史,共伯和者,厉王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共和 ,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 共伯和干王位,故曰共和 。”   以上两说,以第一说为是。理由如下:   “共和”是一种执政方式,这种执政方式的出现与厉王失去执政能力有关,是对厉王执政空缺的弥补,带有替补执政的性质,所以“共和”一词具有动词性质。“共”是二人或多人协同的意思,“和”字从禾从口,是调五谷以合众口的意思(古代有调酒器,名“盉”,专门用来掺和各种谷物酿制的酒,以达到最佳味道。此字从禾从皿,禾指五谷,皿指盛器,造字原理与“和”相同),所以,如果把政事比作众人口味,把执政比作调和众人口味,那么“共和”就是两人或多人协作共事,一起调和大众口味,以达到满足天下大众要求的目的。因此,如果采用第二说,那么“共和”就失去了动词的性质,失去了代替厉王执政的含义,而仅仅是“共伯和”一词的缩略形式,而这样的汉语名词缩略法在古代文献中似乎还没有见到第二例,因而存在问题。况且,周召二公地位远在“共伯和”之上,后者仅仅是一位普通诸侯,他有能力号令周召二公吗?他能肆无忌惮地摄天子之政吗?   古有“羲和”,帝尧的皇家天文官,负责敬宾迎日,寅饯送日。追究帝尧天文官的官名含义,可以发现,“羲”即“晨曦”之曦,表示阳光从东南向西北照射,“和”即“回应”,表示把阳光从西北向东南送回,这样一羲一和或一照一返,就构成了太阳运动的年周期和日周期(年周期:上半年,春和夏,日光发送;下半年,秋和冬,日光返照。日周期:上半日,太阳从东南方向西北方照射,下半日,太阳从西北方向东南方返照。这是古人对太阳运动的理解)。   古人把帝王登位比作朝日升起,照耀大地,这对应“羲和”之“羲”;又把帝王终老比作日光返照,发光结束,这对应“羲和”之“和”。这样,一位帝王的登位与终老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执政周期,这对应太阳运动的“一羲一和”周期。   可是在厉王的情况,他是在位逃跑的情况,登位时他像太阳那样升起,可是执政到一半时,他却像太阳脱离运行轨道那样中途离开王位,独自避难去了,因而无法继续执政以完成一个执政周期,但在他未终老的情况下,他的太子无法登位,开启自己的执政周期。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只好由“三公”中的周召二公来共同执政,代替厉王把其执政周期的后半期政事进行处理,以待他终老及太子登极。   简言之,古人把帝王比作太阳,把帝王执政比作太阳运行,把帝王执政周期比作太阳运行周期,而厉王仅仅执政了上半期就离位了,相当于太阳只完成了“一羲一和”周期的“羲”阶段的职责,而“和”阶段职责因太阳半途离去而无法履行,所以,就有了周召“共和”,代理执政的一段历史。   2、政体形式:也称共和制。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然,在李自成之世,则赈饥、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   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四节:“待到共和局定,聊慰秋瑾幽魂。”   瞿秋白《鞘声》五:“他说,‘中国若行共和必内争大乱’,不知道,十二年来并没有行过丝毫共和,何以乱到如此?”   3、汉皇帝侍妾称号,与无涓等同处于妃嫔之第十四等,禄秩相当于百石官。《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共读曰恭,言恭顺而和柔也。”

回答2: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