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姓什么?

2025-02-01 07:48: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刘姥姥的外孙叫王板儿,王板儿姓王,可能是王熙凤一族王家的寒族外枝。到了王板儿这一代没落后,只能投靠王熙凤在贾家的一族,因为封建社会没地位,只有依附王板儿这一枝,书中也说了,王成之父在北京做小京官时,与金陵王家王熙凤小姐的做大京官的爷爷,曾在同一个衙门里供职,王成之父因为贪王熙凤的爷爷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这个侄儿可能就是王板儿的外公刘氏),于是王成之父成了王熙凤的爷爷的“本家”。王板儿虽然到他这一代没落,但是关系还在,这才有了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可能性。既然王板儿姓王,刘姥姥是王板儿的外婆,那么按照亲上加亲,贾家、王家联姻的关系,以及封建社会夫死妇随的道德传统来讲,刘姥姥很可能姓贾,是贾家寒族外枝,从贾政求贾雨村在恭顺王面前讲好话的对话也可以得到印证。至于为什么嫁给了刘姓,这个刘姓人也可能跟王姓一族有联姻政治关系(因为上面说了),只不过因未知的原因没落了,刘姓一族淡出了王家和贾家二府。当然刘姥姥也可能姓王,王板儿一族有女人嫁给王熙凤的爷爷的所认侄儿刘氏男子。反过来,刘氏子女可以嫁给王板儿的父亲生了王板儿,自然刘姥姥就是王板儿的外婆。但是种种迹象看来,刘姥姥姓王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刘姥姥不留余地的不远千里地要去救贾巧姐,因为贾巧姐是贾琏和王熙凤生的,虽然贾家遭殃,但是亲上加亲等封建观念还在刘姥姥骨子里,理所当然的王板儿和贾巧姐结合。我觉得曹雪芹这样安排,无非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贾王薛史四家没了,但是封建社会那种环境和思想还在。纯属个人推测。

回答2:

  关于刘姥姥姓什么?《红楼梦》第四十回:大观园宴席上,听到贾老太太说了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她本人自称姓刘。
  第五回巧姐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刘氏”,指刘姥姥,也说刘姥姥姓刘。

  有的红学家也认为刘姥姥姓刘,并认为其姓有深意存焉。清人张新之在《红楼梦读法》中说:“闲人初读《石头记》,见写一刘姥姥,以为插科打诨,如戏中之丑角,使全书不寂寞设也。但经一字一句细细玩味,及三年,乃得之,曰:是《易》道也。……老寡妇无子息,阴不生也。……而圣人作《易》,扶阳抑阴,及至无可如何,而此生生不息之真种,必谨谨保留之,是则此谓刘姥姥也。刘,留也。”

  更有甚者,有人不仅认为刘姥姥姓刘,而且还从其姓出发,用拆字法,推断出刘姥姥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来的洋教士!他们分析说,“刘”字的繁体“刘”由“卯、金、刀”组成,换个次序是“刀卯金”。“刀”谐音“到”;“卯”,按五行说属东方;“金”就是大清。因此,“刀卯金”就是到东方大清国来做客的意思,并列举了许多《红楼梦》中的例子,来证明刘姥姥是外国人。如,第四十回大观园宴席上,刘姥姥用不惯筷子,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锹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这暗示刘姥姥不会用筷子,而善用西方的刀叉。再如,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吃茶,刘姥姥喝完“老君眉”茶后,笑着说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这暗示她不爱喝茶,而爱喝咖啡或可可。由此,可证刘姥姥乃外国人也。

  其实,关于刘姥姥的“刘”字,《红楼梦》第六回说的很清楚:狗儿之嫡妻姓刘,称刘氏;刘氏乃刘姥姥之女,也就是说,刘姥姥夫家姓“刘”,刘姥姥是“刘家姥姥”之简称,她本人未必姓刘。

  旧时,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三纲五常”束缚下的女性,不要说政治、经济及人格地位得不到重视,就连堂堂正正叫个名字的权利都没有或不全有,小门小户的女性尤其如此,基本上没有大名,在家呼乳名(闺名),这种情况《红楼梦》有描述,如,第十五回,宝玉在村庄上见到的女孩都十七、八岁了,还叫“二丫头”。出嫁后则随夫姓,把自己的姓放在后面,称某某氏。如第八十六回:太平县民张大之妻,名张王氏,说明其夫家姓张,其娘家姓王。刘姥姥也不会例外,应叫“刘某氏”。她娘家姓什么?她到底叫“刘什么氏”,书中没有交代,也没有必要交代,我们更没有必要做牵强附会的“索隐”。至于上面说到的那种从刘字出发,通过拆字游戏,考证出刘姥姥是西方来华的洋教士的说法,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这正是:姥姥姓啥考未定,

  刘字只是夫家姓.

  嫁后女称某某氏,

  尊卑隐在姓名中.

回答3:

关于刘姥姥的“刘”字,《红楼梦》第六回说的很清楚:狗儿之嫡妻姓刘,称刘氏;刘氏乃刘姥姥之女,也就是说,刘姥姥夫家姓“刘”,刘姥姥是“刘家姥姥”之简称,她本人未必姓刘。

回答4:

刘姥姥夫家姓“刘”,她本人未必姓刘。

回答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353127.html?fr=qrl3

这样看,也许就是姓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