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邓小平所提的‘现在世界上真正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3.(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其成果。
a、第一次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成果:毛泽东思想
b、第二次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6.(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7.(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8.(选、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a、深化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和主要内容。
c、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简)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0.(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1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内容之间的关系。
(简)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判)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12.(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每一个重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c、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还需继续解放思想。
第三章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14.(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6.(简)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或是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四章
17.(选、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主要经济成分及其地位。
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经济。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地位: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性的社会 从半殖半封建------到社会主义)
19.(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五章
20.(选、判)苏共二十大以后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21.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提出。(邓小平提出,1992年南方谈话)
2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则。
23.科学,创新,人才,教育的关系。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第六章
24.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不发达,落后,发展中)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不发达)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8.(判、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理解。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理解: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固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第七章
29.(材)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a、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和特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c、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d、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了处理不同性质矛盾的办法。
邓: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
地生产力的要求,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0.(判)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其重要性,影响并不亚于一场革命。
“新”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言。
3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2.在中国全面的改革中,改革的重点。(经济体质改革)
33.(简)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a、让三者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
3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5.在我国目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中,其主要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36.(判)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37. (判)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
随着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38.党在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9.(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九章
4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要求。(人民当家作主)
41.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3.(简、判、选)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第十章
44.(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45.(选、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各自在体系中的作用。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用: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b、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c、培育和弘扬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十一章
46.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47.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十二章
48.港,澳,台问题的实质。(港、澳:国家主权问题。台:中国内政问题。)
49.“九二共识”的涵义。(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十四章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
52.正确认识中国新的社会阶层。
a、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b、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
5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间的关系。
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54.简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基本原则(简):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系: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b、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55.新时期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a、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b、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
c、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d、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
e、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五章
5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和执政后最大的危险。
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危险:脱离群众。
57.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a、产生有根源 b、并非不可避免)
58.(简)新时期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制。
c、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带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
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59.为何要从党的生死存亡上高度认识党群关系。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60.(选、判)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建设的首位。
阅读理解
61.1、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
立场:无产阶级立场。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中国问题是指什么问题。
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中指);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非文中)
3、新东西。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2.1、实际。
客观存在着得一切事物(理论上讲);邓小平所讲实际指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
2、最大的实际。
争取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当代大学生面临问题。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满足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
63、1、“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指什么。
党内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思想。
64、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什么?
上升性的运动
2、硬在那里?
a、发展是时代主题之一b、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c、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d、是经验教训的总结
65、1、“不够格”含义
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2、表现在那里?
物质技术基础上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3、怎样才够格:
a、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c、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
d、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