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背景故事

2024-11-23 22:32: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烛之武退秦师背景故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

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

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

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

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扩展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

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九月,晋文公与秦穆公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只是一个中等诸侯国,如何抵挡得住两大霸主联手出击。很快,晋军就挺进到了函陵。

秦军则驻兵在汜水之南,两军对郑国的都城形成了合围。郑国之所以惹上这场大祸,都是因为国君郑文公看不清局势,得罪了晋文公。当年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的时候。

逃难经过郑国,郑文公瞧不起他,不予接待;后来重耳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当上了晋国国君,与楚国争夺中原霸权,郑国又站在楚国一边,对抗晋国。

再后来,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之后郑文公表面上投归晋国,背地里却还和楚国有联系和往来。为报新仇旧怨,晋文公便约上了秦穆公。

一起出兵收拾郑国。两个强国大军压境,郑文公束手无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宫殿里团团乱转。这时,郑国大夫佚之狐给郑文公出了个主意:“和我们有仇怨的只是晋国。

秦国完全是在打帮帮拳。我建议派人面见秦君,说服秦人撤兵,那样我们的压力就小得多了。”“说得好。”郑文公闻言大喜,忙问道,“出使秦营的人选,你心里一定也有数了吧?”

“不错。”佚之狐点点头,“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人,我们郑国只有一个,就是烛之武。”郑文公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亲自登门请烛之武出山。烛之武在郑国做了几十年的芝麻绿豆小官,一直怀才不遇,未得升迁,此时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见国君上门,他赌气推辞道:“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过旁人;现在老了,就更不能干事了。”“我早先没有能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形势逼人,郑文公只能服软认错,“但要是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您还是帮帮忙吧!”发过牢骚,吐了怨气,烛之武还是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于是,当天晚上,郑国人用绳索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烛之武随即赶往秦营,面见秦穆公。“秦、晋两国围攻郑国,是一定会灭亡郑国的。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哪怕一丁点好处。

您跑这一趟就是值得的。然而事实是,郑国离秦国太远,郑国灭掉后,土地没法归入秦国,只是白白便宜了您的邻国晋国,使其增加领土,扩充力量。

而邻国的国力要是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烛之武游说秦穆公,开章明义第一条就是告诉他,郑国灭亡对秦国来说有害无益。

“相反,如果您今天放我们郑国一马,郑国将会成为秦国东进道路上一个好客的主人,要是秦国出使的人来往经过,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烛之武说这些话的意思是,郑国的地理位置在齐、楚、晋的边境上,如果秦穆公将来有称霸中原的野心时。留下一个和秦国亲善的郑国,可以作为战略基地,给秦国提供补给。

“再说,晋国人向来不守信用。当年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座城池送给您作为回报。然而,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背弃诺言,不但不给城池,还修筑防御工事备战。

这些事您都是知道的呀。”烛之武说完利害,接着又暗示秦穆公,就算晋文公对你有什么许诺,也是靠不住、信不过的。“更何况,晋国贪得无厌,永远不知满足。

现在如果晋国灭掉郑国,扩大了它东边的疆域,过不久它肯定又想往西扩大边界。而晋国的西面就是秦国,如果不侵占秦国疆土,它还从哪里去得到土地呢?”

烛之武语重心长地说,“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这样的事您一定得慎重考虑啊。”就这样,烛之武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替秦穆公分析利害,终于说动了秦穆公。

秦穆公当即与郑国签订了盟约,不但撤军回国,还派了杞子、逢孙、杨孙三将,带领两千秦军留下,帮助郑国守卫城池。听说秦国私下与郑国达成和解。

晋国大臣子犯气不过,找到晋文公,向他请命攻击秦军。但晋文公还记得秦穆公的恩惠,不肯恩将仇报。说:“不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打击他,这种不仁义的事不能做!”秦军撤走以后,晋国也不再动武,而是开出条件——让郑文公立他的儿子,铁杆亲晋派公子兰为太子。

郑文公权衡利弊,答应了晋国的条件。晋文公本来就只想教训教训郑国,如今目的达到,便也撤军了。晋、秦攻郑,就此收场。然而经此一事,秦晋交好的蜜月期已过,两国的邦交出现了裂痕。

《烛之武退秦师》作者介绍: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

相传左丘明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

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他还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左丘明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规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问题就要想到礼,一做事就要考虑到义,不为利而丧失意志,不为义而感到内疚。

体现礼的众多礼节也要和义结合,对失礼行为持坚决批评的态度。左丘明认为国君也必须注重品德修养:国君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自己要贤明,做到秉正无私、心胸博大、知人善任。

治理国家,还必须把德政和刑罚结合起来,用德政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纠正邪恶,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邪恶才能消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回答2: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来源于《左传》。

背景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几国争霸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的一方是晋文公(重耳)率领晋国、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时以晋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但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

结果楚国一方败了。晋国开始觉得不妙。而且当年重耳逃亡时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得罪了晋文公重耳,所以晋国竭力想在讨好晋国。

但是两年后,晋国还是要讨伐郑国,又需要一个得力的伙伴,于是就选择了同样想扩张领土争霸的秦国。

扩展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内容结构

文章首段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并埋下两处伏笔:郑无礼于晋,与秦无关;晋、秦不在一处。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其中,佚之狐举贤和烛之武先“辞”后“许”,行文波澜起伏,颇具戏剧性。

第三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

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

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亡郑”、“陪邻”、“舍郑”,皆对秦国有害无益;

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

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旧事重提,触及秦伯的恨处,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后必“阙秦”。烛之武的说秦之词,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叙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此段行文又一张一弛,先是“子犯请击之”,令气氛陡然又紧;文公“未可”,又松;直到“亦去之”,读者的心才安然放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回答3: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