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
纳兰性德是朱邸红楼中的贵公子,才华艳发,多愁善感,气质上受汉文士影响很深。虽曾有积极用世的抱负,却更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侍卫职司单调拘束、劳顿奔波,远不合他的情志,使他雄心销尽,失去了“立功”、“立德”的兴趣。上层政治党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也使他厌畏思退。诗人禀性和生活处境相矛盾,是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的悲剧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长期随驾出巡还破坏了他的家庭生活。职业苦闷和离愁别恨交织,再加上爱妻亡故的打击,使他深陷苦海。
他怨天不成,尤人不成,便把无尽凄苦倾诉于笔端,凝聚为哀感顽艳的词章。投殳久戍之苦,伤离感逝之痛,以及难以指名的怅闷是纳兰词的基本内容。纳兰性德以特出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胜,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况周颐《蕙风词话》)。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并以高超的白描手段出之,看去不加粉饰,却如天生丽质,无不鲜明真切,摇曳动人。王国维曾说:“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遗愿,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人间词话》)所谓“未染汉人风气”,就是指他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意境天成,没有因袭模拟、堆垛典故的毛病。
纳兰性德的品行为人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跟很多不得志的汉族文士是好朋友,给过他们真诚的帮助。他应顾贞观清,援救吴兆骞入关,“生馆死殡”,更被传为一时佳话。
纳兰性德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纳兰词的魅力至今不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年轻人对纳兰词的热情依旧不减,以至有“纳兰一族”之说。纳兰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如今我们还能在他当年生活的地方寻觅到不少他华美人生的履痕。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性德,顺治十一年甲午农历腊月十二日生于京师(1655年1月19日)。
同年三月,清朝圣祖玄烨出生,两人日后的亲密关系,冥冥中似乎已经有了定数。
成德之父纳兰明珠是年二十岁,任銮仪卫云麾使。成德之母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
女,她是在顺治八年嫁与明珠的,后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纳兰家族十分显赫,隶属满洲正黄
旗,是清朝初年满族里八大姓氏中最风光、最有权势的家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
氏”。
成德21岁时,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因为与东宫太子名讳相重,为了避嫌,便将成德改为性
德。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容若拥有全天下男子都艳羡的财富与门第,但却有个羸弱的身
体,他自幼身患寒疾,这难以根除的疾病总会时不时爆发,折磨容若。
所以,容若性情中忧郁淡漠、伤感悲情的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身疾病,容若浪费自身
大好年华,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所以,容若的词中,总是充满了无聊悲凉,甚至
有些戚戚然的情绪。
不过这些都无法遮掩容若在词坛上的光芒,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容若在词的造诣上、渐渐无人
可及。清朝初年的的词坛景象破不景气,好的词作者并不多,容若犹如一颗新星,在清初词坛上
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年纪轻轻就可以鼎力词坛。他的才华已经不容小觑。、更主要的是,容若是
满族显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文化,但却能够将汉文化掌握,并且运用的如此精神灵动,这
才是容若最让人称奇的地方。
容若的词清新隽永、哀感顽艳,颇似南唐后主。纵观容若词风,清新淡雅间又不失真情实
意,虽然多是哀婉抒情之词,但却并不艳俗,反倒是清新脱俗,不流于坊间一些低俗之作,有着
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容若虽有奇才,但并不留恋官场,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是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
生活,他无心功名利禄,只想获得自由,过饮酒作诗、无拘无束的生活
可惜世事难两全,多次受到恩赏的容若难逃圣恩,纵使他有归隐之心,家族也难以成全他的心
愿,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耀与发展,他也只有做自己不愿做的事,留在自己并不愿意留的地方。所
幸,上天眷顾,在其20岁时,娶两广总卢兴祖之女为妻。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
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美满的生活给容若的人生多少带来点安慰。
他在此期间的词作也大多风格明亮,偏于柔美温情。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三年,卢氏死于难
产。爱妻的离去,给容若精神上带来巨大伤痛,从此他“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作为
情深意重的男子,容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卢氏的死亡阴影中挣扎出来,这段时期写下大量的
悼亡诗,祭奠他与卢氏之间的情感。古时男子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并不看重,所以,容若这番
悲情,无人能懂。
这一腔的愁绪,容若无处可诉,只有倾诉在词作中。24岁,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
《侧帽集》,后因参透世事,又改名为《饮水集》后人在他原有词作基础上,增遗补缺,共342
首,名为《纳兰词》。
除了对爱情执着,容若对友情也是十分执着,在交友上,容若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
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容若不流于俗世,他的朋友不论门第,不论出身,也不论功
名,只要是有才气的有志之士,与容若志同道合之人,都被容若视为好友。他的朋友都是不肯落
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等等。容若对朋友真诚,感情真挚,从无虚
假。这是的容若拥有许多朋友,当时无数的名士才子都追随在他身边。当时容若居住的渌水亭
(现宋庆龄故居内的恩波亭),就因为文人骚客雅聚而闻名,容若这一招徕文人雅士的这一举
动,在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纳兰容若于康熙十四年暮春,在病榻上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一病不起,七日
后于五月三十日赫然长逝。度过短短三十一载的岁月,生命在容若这里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
一生挣扎于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的容若,历经悲观心态,走完了人生之路,而他留给世人
的除了无尽的哀叹和惋惜之外,还有那部宝贵的《纳兰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诗词名句
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行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