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

不要很多,但要精辟。
2025-01-02 09:52: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由扁鹊见桓公谈起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齐桓公身为一国之主,其必是一代英才,却死于疾病之中,实令人费解。
细读《扁鹊见蔡桓公》,便会发觉桓公之死,扁鹊难逃其责。话说桓公本没有什么大病,扁鹊第一次见时也是这般承认,顶多是个亚健康状态,可扁鹊错在了言语上面,见面即说桓公有病,不治会死。任谁听了这种近似诅咒的话都不会开心的,桓公正是因此而不悦,才不答应接受治疗的。此后几次同样是扁鹊出言不慎,结果桓公一代英才丧命于此。
由此可见,成大事者必慎于言。
《三国演义》即是一很典型的例子,其时刘备出道不久,仅靠一“皇叔”名分处世,对孔明来说自然没什么投靠的兴趣。可历史正是因此而精彩,刘备见到孔明之后,并没有直言相邀,因为这只会引起孔明的反感。刘备聪明地先向孔明问好,将其称赞一番,然后向其恳求天下大势。“皇叔”如此恳切,孔明自然不好推辞,一番治世名言说得孔明自己也热血沸腾,多年来出山的心愿也有所触动。但刘备更为高明的是以德服人,他请孔明为了天下苍生出山,这倒和抗震救灾时总理“人民养了你自己看着办”有异曲同工,孔明就在刘备晓之以理之下踏入三国的舞台。
同样,因为语言误事的情况也有所发生。一位华裔留学生在美国当警察,工作是效力于辖区居民。一次一个小孩掉入河中被救,需要通知家长,他便打电话说:“夫人,您的孩子掉河里了……”话还没说完,对面就已经晕过去了。后经同事指点方知,正确说法是“夫人,您的孩子获救了……”,这样家长即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也一定会先放心孩子安全。仅仅是一句话的顺序,也蕴含着极其深奥的门道。
故而,成大事者必慎于言。

你可以精简一点

回答2:

求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
浏览次数:8次悬赏分: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6 小时 | 提问者:嗳の歌呗
不要很多,但要精辟。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回答 共2条
《韩非子·喻老》中记叙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讲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发现其病情不断恶化,并屡屡劝其医治,都遭到对方傲慢拒绝,蔡桓公从而 回答者: binjiu87 | 二级 | 2011-8-27 07:04

由扁鹊见桓公谈起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齐桓公身为一国之主,其必是一代英才,却死于疾病之中,实令人费解。
细读《扁鹊见蔡桓公》,便会发觉桓公之死,扁鹊难逃其责。话说桓公本没有什么大病,扁鹊第一次见时也是这般承认,顶多是个亚健康状态,可扁鹊错在了言语上面,见面即说桓公有病,不治会死。任谁听了这种近似诅咒的话都不会开心的,桓公正是因此而不悦,才不答应接受治疗的。此后几次同样是扁鹊出言不慎,结果桓公一代英才丧命于此。
由此可见,成大事者必慎于言。
《三国演义》即是一很典型的例子,其时刘备出道不久,仅靠一“皇叔”名分处世,对孔明来说自然没什么投靠的兴趣。可历史正是因此而精彩,刘备见到孔明之后,并没有直言相邀,因为这只会引起孔明的反感。刘备聪明地先向孔明问好,将其称赞一番,然后向其恳求天下大势。“皇叔”如此恳切,孔明自然不好推辞,一番治世名言说得孔明自己也热血沸腾,多年来出山的心愿也有所触动。但刘备更为高明的是以德服人,他请孔明为了天下苍生出山,这倒和抗震救灾时总理“人民养了你自己看着办”有异曲同工,孔明就在刘备晓之以理之下踏入三国的舞台。
同样,因为语言误事的情况也有所发生。一位华裔留学生在美国当警察,工作是效力于辖区居民。一次一个小孩掉入河中被救,需要通知家长,他便打电话说:“夫人,您的孩子掉河里了……”话还没说完,对面就已经晕过去了。后经同事指点方知,正确说法是“夫人,您的孩子获救了……”,这样家长即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也一定会先放心孩子安全。仅仅是一句话的顺序,也蕴含着极其深奥的门道。
故而,成大事者必慎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