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是唯一最适合人类生存条件的星球吗?

2024-12-25 11:22: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0亿颗类地行星,如何找到它们?
2015.07.30
星期四
来自知道日报
科学世界
答:
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也就是“围绕着一颗G型主星公转,处于宜居带中,而且有着地球大小的行星”的数目,在银河系中到底有多少呢?这里,就从银河系的恒星的数目出发,来计算一下“银河系内有多少类地行星”。
据估计,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2000亿颗恒星,其中G型星占8%。而对系外行星的观测结果显示,截至目前为止,行星“围绕G型星公转,且与地球尺寸相仿”的概率在20%以上。进一步假设,如果其中有50%左右处于可居住带之中的话,那么:存在于银河系中,围绕一颗G型主星在宜居带内公转的,地球大小的行星”的数目,大约是10亿颗。
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10亿颗,听起来,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而,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曾声称:“根据观测结果推断,占到恒星数量80%的‘M型星’,其周围的可居住带内的岩石型行星,可能有几百亿颗。”
不久的将来,在开普勒卫星的观测结果的基础上,NASA将推算出“银河系内围绕G型主星在可居住带内公转的地球尺寸的行星”的数目。到目前为止,仅仅从银河系的极小的一部分,开普勒卫星就发现了10颗直径在地球两倍以下的行星候选体,并且也都位于可居住带内。那么,在整个银河系内“和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数目”,也就可以根据开普勒卫星的观测推算出来了。
探测类地行星,究竟用什么方法?
到目前为止,对系外行星的探测,依托的是各种观测技术的进步,而探测精度要提高到能够发现类地行星的程度,现在其实也只差一步了。
能够测量行星直径的凌星法
开普勒卫星发现行星的方法就是“凌星法”,即观测行星在恒星前面通过(凌星)的时候产生的现象(食)。
实际上,当恒星的光被行星遮挡的时候,并不会像右下图中那样观测到一个行星的影子。因为太阳以外的恒星从地球上看来都是一个“点光源”。因此当发生“食”的时候,也只是看到恒星的光变弱了而已(消光)。只要知道了消光率,就知道了恒星被行星所遮挡的比例是多少,再根据恒星的大小,就能进一步求出行星直径。
凌星法的好处是,利用宽场望远镜,一次就能够观测很多的恒星。发生食的频次对不同的行星都是不一样的,也可能两天就发生一次,也可能100年只发生一次。开普勒卫星能够同时观测15万颗恒星,所以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观测到大量的食现象。
这种方法最容易发现的行星,就是那些“在距离主星很近的轨道上公转的行星”。由于公转轨道离主星更近,能够在地球上看到食现象的行星的概率也更高。公转的时间越短,食的发生也越频繁。另外,对大行星来说,它的消光率也相应更大,也就更容易被观测到。
反之,对于距离主星较远的行星,只有很少一部分行星所在的轨道位置有可能形成在地球上也能看到的掩食现象,所以很难观测。
开普勒卫星有很强的探测性能,可以发现如同地球一样小的岩石型行星所引起的微弱的消光现象。人们期待着今后会有更多的成果。
能够测量行星质量的多普勒法
与能够测量行星直径的“凌星法”相对应的,还有用于测量行星质量的“多普勒法”。
为了确认天体是不是行星,必须要知道它的质量※。如果求出的质量在木星的10~20倍以下,就可以认为是“行星”,否则就将被认定为“恒星”。

回答2:

并不是这样的,随着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也更加发达,人们已经可以在外太空航行,发现了其它的星球,如果星球里有人们生活中必须的氧气,淡水资源,能够接受的温度以及其它必需品的话,那也是可以在那里生存居住的,当然,最好还是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也可以保障我们现在所过的美好生活。

回答3:

目前人类已知的星体里,火星是除了地球外,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居住的行星。
一、火星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相近。
二、火星与地球的体积相近。
三,火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大气层,虽然含氧量稀少,可是可以通过改造而达到同样的含量。
四、火星两极上存在固态水,甚至存在液态水。
五、火星上没有高智能生物存在,人类不存在竞争对手。
经过改造后,火星有可能成为人类居住的星球。

回答4:

肯定有很多,只是人类不知道,宇宙很大相比地球只是一粒灰尘,像这样的灰尘有很多肯定还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只不过,人类目前的能力,飞不出银河系,只能慢慢发展,

回答5:

我不觉得,宇宙中的星球那么多,不可能只有地球可以居住,只是尚未被发现,我觉得宇宙中一定有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