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哪两个

霉菌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哪两个
2025-01-09 03:18: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最为常见的霉菌:曲霉、青霉、镰刀菌、麦角菌属等。按生活习性分为:仓储性霉菌(曲霉菌和青霉菌)和田间霉菌(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刀菌属)。
曲霉属
曲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曲霉属中的大多数仅发现了无性阶段,极少数可形成子囊孢子,故在真菌学中仍归于半知菌类 。
黄曲霉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如花生,核桃,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中国(广西地区的产毒黄曲霉最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要为黄曲霉,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
米曲霉
米曲霉菌落生长快,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布甚广,主要在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和土壤等处。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和酱油的生产菌种。也可生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曲酸等。会引起粮食等工农业产品霉变。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 米曲霉是理想的活性蛋白的载体,能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 米曲霉是常用的发酵菌种。
寄生曲霉
分生孢子梗单生,不分枝,末端扩展成具有1-2列小梗的顶囊,小梗上有成串的3.6-6μm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长300-700μm,延伸向头状物方向,扩宽到10-14μm。顶囊直径16-25μm。培养物浅黄绿色。子囊阶段不明显。 寄生于多种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昆虫。感染寄生曲霉的昆虫,体表起初长有白色菌丝,后布满黄绿色菌丝及其孢子。
黑曲霉
菌丛呈黑褐色,顶囊大球形,小梗双层,分生孢子为球形,呈黑、黑褐色,平滑或粗糙。对紫外线以及臭氧的耐性强。菌丝发达,多分枝,有多核的多细胞真菌。 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谷物上,可引起食物、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
烟曲霉
分生孢子穗圆筒形,呈深浅不同的绿色,分生孢子梗光滑,带绿色;顶囊烧瓶状,仅上半部产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有刺,绿色 。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也是引起食品腐败的一种真菌。
青霉属
青霉属真菌的总称。半知菌类,串珠霉目的一属。间有性生殖阶段。菌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发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再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繁殖绝无仅有,如有发现,多归于子囊菌纲曲霉科。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亦能引起柑橘的青霉病。有些种类如点青霉和黄青霉等可提取青霉素,灰黄青霉等可提取灰黄霉素。
镰刀菌属
镰刀菌(Fusarium)是土壤中常见的腐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侵袭性或局限性感染近年来由镰刀菌引起恶性血液病、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化疗、严重的烧伤患者等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逐渐增多,播散性镰刀菌病的预后差,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低。
无性期属于有丝分裂孢子真菌亚门(半知菌)、丝孢纲、丝孢目、瘤座孢科。有性期属于子囊菌亚门、核霉纲、肉座菌目、丛赤壳属、丽赤丛壳属、赤霉属和隐壳霉属,常见的镰刀菌分为12组,30种

回答2:

最常见的不止两个,很多种都很常见,例如曲霉、青霉、镰刀菌、麦角菌属等。

霉菌的简介:

  1. 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

  2. 细胞壁分为三层:外层无定形的β葡聚糖(87nm);中层是糖蛋白,蛋白质网中间填充葡聚糖(49nm);内层是几丁质微纤维,夹杂无定形蛋白质(20nm)。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菌落为白色毛状的是毛霉,绿色的为青霉,黄色的为黄曲霉),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

  3.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4.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回答3:

最为常见的霉菌有:曲霉以及青霉

回答4:

青霉,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