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时,满清为了笼络汉人归顺,以使早日入主中原,破例册封了五位汉人王爷,后来乾隆又封了一位汉人王爷。在清朝,汉人封王者寥寥无几,就连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晚清名臣,也没有被封王,顶多封个侯。整个清朝共封过六位汉人王爷。分别有: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平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孔有德(定南王)、孙可望(义王)、祝顺昌(颍水王)。那么,这六位汉人王爷,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一)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后,吴三桂开关降清,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满清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之后他率军南下,剿杀各地抗清势力,并被清廷任命镇守云南。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战场形势对吴三桂越发不利,心情抑郁的吴三桂在当年八月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二)孔有德,原为平辽总兵官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满清,被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并让他开藩设府,镇守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名将李定国率军打败了孔有德,并包围了桂林。自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拔剑自刎。
(三)耿仲明,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同孔有德一起投奔孙元化,后又一同兵变、降清,被受封为怀顺王。1644年,随清兵入关,率军镇压反清势力。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耿仲明为靖南王。同年,因部属犯下重罪,耿仲明害怕受到牵连,竟在江西吉安自缢而死。
(四)尚可喜,原为毛文龙部将。1634年,因受到新任总兵沈世魁诬陷,愤而投清,被受封为智顺王。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并镇压各地反清势力。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改封尚可喜改封为平南王。顺治七年,尚可喜率军攻破广州城,随后对城中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夺取兵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并软禁了尚可喜。惊恐万分的尚可喜在不久之后就死了。
(五)孙可望,原是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中的主要将领。张献忠死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率大西军余部改投南明永历政权,并成为了南明主力部队。由于李定国在战场上功勋卓著,风头盖过了孙可望。于是,孙可望发动内乱,想要趁机自立。但叛乱很快就被李定国所平息。不甘心失败的孙可望遂投靠了清朝,并将南明的所有情报和盘托出,此举直接导致了南明最后的失利。而孙可望却通过自己的叛国行为换得了义王的爵位。后来,南明日渐式微,西南大势已定,孙可望的“身价”也就迅速贬值。顺治十七年(1660年),孙可望在随行打猎中,被不知从哪飞来的流矢射死。
(六)祝顺昌,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初点状元,因拒绝改祝顺清,被取消状元功名,关入大狱。
次年,被乾隆皇帝膑罚,终身囚于和珅府后罩楼中。由于祝顺昌善于经商理财,被乾隆皇帝重用,多次封赏而不要,自称“布衣先生”,长期与和珅斗智斗勇,为和珅府题写“嘉乐堂”受到乾隆赞扬。
祝顺昌是中国千年科举史上唯一的祝姓状元,也是界首市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后被乾隆皇帝封为颍水王,颍水王印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它无声的诉说着那段历史。
封王者:
孔有德(崇德元年封恭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定南王)
耿仲明(崇德元年封怀顺王,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
尚可喜(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晋封亲王)
吴三桂(顺治元年封平西王,康熙元年晋封亲王)
孙可望(顺治十四年封义王)
赠王者:
扬古利(崇德二年由超品公赠王)
黄芳度(一等海澄公黄梧子,康熙十五年由袭爵赠王)
傅恒(嘉庆元年由一等忠勇公追赠郡王)
福康安(嘉庆元年由嘉勇忠锐贝子赠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