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乌兰浩特的历史文化

2024-12-15 11:37: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乌兰浩特的历史文化:
  民俗: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语言:
  乌兰浩特的蒙古语属于内蒙古方言的东部土话-科尔沁土语,属于黏着语。掺杂汉语借词,与标准的察哈尔蒙语有语音差异。
  当地汉语属于东北官话嫩克片,与周边基本没有语音差异。

回答2:

乌兰浩特
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因清朝第三代札萨克图郡王鄂齐尔在此建立家庙而得名。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王爷庙改称为乌兰浩特市。 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迁。1964年7月,取消市建制,隶属科右前旗。1980年7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乌兰浩特市建制。现为中共兴安盟委、盟行署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某年乌兰浩特市辖:兴安街道、和平街道、爱国街道、胜利街道、铁西街道、都林街道、五一街道、乌兰哈达镇、义勒力特苏木、城郊乡、居力很乡。   2000年,乌兰浩特市辖7个街道、4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69162人,其中: 爱国街道 23624 ,和平街道 24946 ,兴安街道 36749 ,胜利街道 19883, 铁西街道 22593, 都林街道 27650 ,五一街道 19208 ,永联镇 40349 ,乌兰哈达镇 21229 ,居力很镇 20707, 义勒力特镇 12224。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回答3:

乌兰浩特市旧称王爷庙,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政府。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从延安发电报祝贺。同年,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并升格为市,成为自治政府所在地。
乌兰浩特市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和秦代,这里为东胡活动之地。汉初,隶属于幽州刺史部辽东郡。东汉末年,为鲜卑活动地域,南北朝时期为室韦活动地区。唐总章元年,隶属于室韦大都督府。辽代,属上京道泰州金山县。金代,为临潢府路泰州辖地,军事上归东北路统军司节制。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泰宁路,明代,初为泰宁卫辖地,隶属于大宁都司。永乐七年(1409年),隶属于奴儿干都司木塔里山卫指挥使。清代,隶属于科尔沁右翼前旗,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萨克图旗第三代郡王鄂齐尔在今市区内修建家庙,此地遂得名王爷庙。民国18年,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一垦殖局设在王爷庙,将王爷庙改称兴安镇,伪大同元年,在王爷庙设兴安省,领兴安南、兴安东、兴安北三个分省(后增设兴安西分省)。同年,兴安镇改称王爷庙街。伪康德元年(1934年),撤销兴安省,兴安4个分省直称为省。伪康德二年(1935年),兴安南省公署由郑家屯迁至王爷庙街。伪康德十年(1943年),在王爷庙街设兴安总省。1946年2月15日,在王爷庙街成立东蒙古自治政府和兴安盟政府,4月,以上两府销。同月,成立王爷庙街公署,隶属于西科前旗。4月28日,在王爷庙街成立兴安省政府和兴安盟政府。8月,王爷庙街公署改称王爷庙街政府。1947年12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往张家口。1953年2月1日,在乌兰浩特市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务院将乌兰浩特市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由东部区行政公署直接领导。1954年4月30日,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乌兰浩特市由自治区直辖改为隶属于呼伦贝尔盟,1958年8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将乌兰浩特市与科尔沁右翼前旗合并,对外仍称乌兰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浩特市,改称为乌兰浩特(镇级),隶属于科右前旗。1969年8月,乌兰浩特随科右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1979年8月,随科右前旗划回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建制,兴安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