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在这里,生活在别处
19世纪, 法国诗人兰波创造了"生活在别处",
一九六八年五月,巴黎学生把这句话刷写在巴黎大学的墙上。
七十年代,米兰昆德拉把它作为小说的名字
之后,它是全世界酒吧常用的名字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这正是青春的特色。在青春时代,谁没有对荣誉的渴望?谁没有对家庭的反抗?谁没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举目四望,我们周围的生活平庸狭窄,枯燥乏味,一成不变,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满,毫无色彩,毫无光亮。正是为了逃脱这一恼人的生存现实,人们才赋予自己激情和想象。
兰波(1854-1891),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从16岁(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和比他年长10岁的诗人魏尔兰关系亲密,但后来发生冲突,魏尔兰甚至开枪打伤了兰波。现存的兰波的诗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岁期间所写。在兰波早期的诗中可以看出帕尔纳斯派的影响,后期诗作加强了象征主义色彩。主要诗集有《地狱的一季》、《灵光集》。
----------------------------
生活在别处
作者:nanjiyun 日期:2005-04-16 14:36:31
我看的这本诗歌集里,除了狄金森,还对另外两位诗人也留下深刻印象,我并不喜欢他们的诗,只是对他们的故事有些感触。
这两位诗人,分别是法国象征派诗人三剑客中的两位,魏尔伦和兰波。
魏尔伦很早就出版了诗集,尤其是当他遇到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玛蒂尔德时,他写了很多热情的情诗,充满对温情、幸福生活的向往,并在文坛上有一定影响。他的命运,在遇到兰波后开始改变。
兰波是个有着不幸童年的少年,母亲遇人不淑,被抛弃后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同时把不幸转嫁到孩子身上,常严厉的惩罚孩子,然而他也是个天才的少年,15岁时就写出了令世人惊叹不已的《元音》和《醉舟》。十五六岁的他孤身来到巴黎向魏尔伦请教,年长他10岁的魏尔伦对他的才华也非常欣赏,悉心指导他,在生活上热心帮助他,渐渐竟对兰波产生强烈的感情。
之后他们的行为就比较骇世惊俗了。他们常在一起,情不自胜时,干脆在大街上拥抱,引得路人侧目,最后魏尔伦抛弃了家庭,偕兰波出走,在英国和比利时共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
我想同性恋之间的感情,也应该和异性恋一样吧,不过他们爱恋的对象和常人不同而已。但魏尔伦和兰波的感情显然是不对等的,在英国,为了维持生活,魏尔伦到处找工作,生活艰苦,他是真的喜欢兰波,乐于为他付出一切。如同所有陷入热恋中的人一样,而兰波,只不过是个少年,接受这一切显然很被动,两年后,他厌倦了这种生活,向魏尔伦提出分手,想回巴黎去,魏尔伦情绪失控下举枪打伤了兰波,并为此入狱两年。
就在这一年,19岁的兰波放下了诗笔,就此永别诗坛。我想,才华和诗歌带给少年的他痛苦远多过声名。
他们就此散场,以后两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两年的监狱生活,使魏尔伦的思想和感情都产生了变化,他在狱中接受了天主教,对人生和感情也有新的理解,徘徊在颓废和虔诚忏悔之间,他的诗歌语句飘忽不定。出狱后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一直没有终止诗歌创作而且成绩显著,在他年过半百时被当选为法国的诗人之王,但声名显然对他的生活和精神于事无补。
兰波是个很容易厌倦既有状态的人,这从他20岁以后从事的职业和到过的地方就能看出,他离开法国,到南欧,北欧、亚洲、非洲,他当过兵,作过监工、翻译,最后在非洲经商,非常富有,37岁时因病去世。
看过他们的结局,也许应该同情的是魏尔伦,爱人并没有错,为爱人付出一切换来牢狱和潦倒,魏尔伦让我想起那些付出很多却失去一切,同时也失去理智的怨妇。但是我却同情不起来,兰波首先还只是一个少年,热心一个未成年的少年,还不在我的理解和容忍范围内,另外兰波是一个这样的人,他追求的是辽阔的生命,想要成为无定形的,也无法被人定义的兰波。“我愿意成为任何人”,这是他生命和艺术之舟追寻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漂浮在大海之上并随急流游荡的,永远不可企及。他可以不在乎一切和魏尔伦在一起,但却会很快厌倦在一起后固有的生活。魏尔伦喜欢上这样的人,就和小家碧玉喜欢上浪子一样,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活在别处”,兰波在诗中这么说,这句诗后来被米兰 昆德拉用来做小说题目,广为流传。
作者介绍:米兰·昆德拉(1929~ )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
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人们一提问,上帝就发笑
——题记
看到题记的人,可能差不多都知道,这是改装自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一句来自古老的希伯来格言: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偷了来,搞了点小改装。其实会提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米兰·昆德拉是谁呢?他是干什么的?还有一个更加严肃的问题:米兰·昆德拉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一直以来,在这些被叫做“小资”的人士那里,有些名词仿佛是某种秘密的接头暗号,只要能随口说出昆汀·塔伦蒂诺、亨利·米勒、可可·夏奈尔等电影文艺或时装界的几个招牌式的人物,你就会获得一大批伪知识分子的拥护。如果你居然还懂得伤感怀旧,时不时地唱一唱罗大佑的“恋曲”几零、能够成段地背诵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的电影台词,当然还少不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和《花样年华》,当然还有知道村上春树张爱玲米兰·昆德拉,如果你居然不知道米兰·昆德拉和电影《布拉格之恋》,那你是别指望获得mm们的好感了。
不要笑,严肃点。我认为不知道他是谁没什么,也没必要什么人都知道他。其实我的这个标题的问句是个伪问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是问不知道昆德拉是谁的人的。我要问的是那些经常在一起喝咖啡,没事就拿什么村上春树、张爱玲练口舌体操,没事就谈谈“挪威的森林”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磨牙的人士的。这些人自称或被冤枉地称为“小资”,村上春树张爱玲米兰·昆德拉等是他们身份的标签、品位的象征。我就是想问他们:米兰·昆德拉是谁?
他们会怎么回答?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1929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前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背叛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就这些了吗?好像还不够,昆德拉说,“对小说家来说,一个特定的历史状况是一个人类学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探索他的基本问题,人类的生存是什么?”我们由此还看出他是个研究存在的诗人。还不够,他还用哲理与抒情交织的笔法,为我们书写一个没有诗意的年代里的爱情、梦幻,还把笔深深地扎入我们的本性里,为我们揭示了性、死亡。
最最让我们动心的是,他居然创造了一个词汇:媚俗(Kitsch)。现在“媚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词句可能要比米兰·昆德拉这个捷克人的名字更受欢迎,更被经常不断地提起。
我们看看昆德拉本人怎么说媚俗(Kitsch):这个字源于上世纪中之德国。它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怎么样?我怎么看来看去都像是在说我?你有这样的感觉吗?当我们把媚俗还有什么轻与重当我们日常闲话的主题时,我们真的明白我们自己就是他嘲笑的对象吗?
这就不说了,说也说不明白,还容易伤我们那脆弱的自尊。我们还是说点好消息吧,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2年5月与米兰·昆德拉先生(Milan Kundera)达成协议,独家获得昆德拉先生授权,享有在中国以图书形式翻译出版、发行13部作品中文版之权利。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读到真正的米兰·昆德拉先生授权作品,我们以前读到的都是没有经过他老先生同意出版的作品,据说这个老头还很恼火地拒绝了作家出版社购买和代理他中文版权的要求,原因就是他们以前
出的书都是没买版权的“黑户”。
不管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也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这个老头说的“媚俗”、“轻与重”,现在我们就期待着这套书的出版吧,到时候再认真学习学习,搞通搞懂,免得贻笑大方才好。
背景:
根据米兰·昆德拉先生(Milan Kundera)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2年5月达成的协议,双方商定联合发表声明: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获得昆德拉先生授权,享有在中国以图书形式翻译出版、发行以下作品中文版之权利——
1.《玩笑》
2.《可笑的爱情》
3.《生活在别处》
4.《告别的华尔兹》
5.《笑忘录》
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7.《不朽》
8.《雅克和他的主人》
9.《小说的艺术》
10.《被背叛的遗嘱》
11.《缓慢》
12.《身份》
13.《无知》
以上作品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力邀马振骋、王东亮、王振孙、许钧、余中先、郑克鲁、郭宏安、袁筱一、董强和蔡若明等国内最具声望的法国文学专家、教授和著名翻译家联手,遵照米兰·昆德拉先生本人意愿,首次从伽里玛出版社(Editions Gallimard)昆德拉先生法文版著作最新修订本直接译出。任何出版机构和个体,擅自在中国以图书形式出版、发行米兰·昆德拉先生任何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均构成对昆德拉先生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侵权行为。所有在中国以图书形式非法出版、发行和零售上述作品者,必须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否则上海译文出版社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