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营养不良(尤其是缺铁)、慢性失血及机体衰弱等原因,均可使造血不良,而形成贫血。贫血患者可见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疲乏无力、夜寐不安、面色苍白、心慌或心动过速、注意力不易集中、食欲缺乏、月经失调等。贫血患者通过自我保健配合治疗,可以改善和控制症状,逐步恢复健康。
(1)注意起居,调和心情:贫血患者应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病重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平时根据病情,经常到户外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以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2)防治病因:针对引起贫血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是贫血患者进行自我保健的关键。如防治钩虫病、控制和根治慢性失血性疾病如胃溃疡出血、月经过多等。
(3)饮食调理:饮食要有规律,平时务必避免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切忌偏食,忌生冷、荤腥油腻或煎炸食品,忌喝浓茶等。宜多吃含铁丰富、吸收率高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制品、动物内脏、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多食有助于治疗贫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枸杞子、芝麻酱、蜂乳、黑木耳、葡萄于等,可酌情选用乾(音同前)元汤等一些中医药膳食疗方,可起到较好的调治效果。在烹调食物时,多用铁锅烧菜煮粥,对缺铁性贫血十分有效。
(4)慎谨用药:不同类型的贫血,用药是不一样的。有些药物在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明确诊断后-除礴循医嘱冼择合适的防治药物外,还应考虑各种药物在体内是否引起相互间作用,如补血药不能与四环素一起服用,它们会相互仿害吸收;并发胃病用抗酸剂时,应与补铁补血药错开时间服用;某些药物有抑制造血的作用,如氯霉素、西咪替丁、保泰松等,故应尽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