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行政经理需要哪些能力?哪些胜任力素质?

2024-11-28 15:02:1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转载
  行政人事主管的素质要求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总趋势是以人为本,本着认识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的观念,把人看成是一种重要资源来管理,当作一种资本来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主管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决策信息的提供者,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变化与角色的扮演对人力资源主管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主管必须有过硬的人格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一定的人事工作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调动各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必须运用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协调处理企业的劳资纠纷,从而求得人与事相适应,达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竟其功的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许多公司逐渐走出了人事管理的误区,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并把人力资源经理或主管称为战略合伙人。

  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在工作中既要与企业员工打交道,又要与企业领导打交道,还要与政府各机关部门打交道。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具有多元性,那就是助手与参谋角色,服务者与监督者角色,自律者与示范者角色,运动员与教练员角色。

  助手和参谋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在与上级的关系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关系是你的老板,因为你要随时与他联系,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人事关系与问题的处理与他交换意见。可以说,你在和他的关系上,扮演着助手和参谋的角色。通常,为了公司的利益,在处理各种问题上,你完全可以做一名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人力资源主管,而不必有是否会得罪老板的顾虑,更不应去做一个惟命是从、唯唯喏喏、不敢坚持正确观点和立场的“录音机”和“传声筒”。需要注意的是,你应把握住提问题的方法和口气,以及找准提出不同意见的时机,让他感到你们针对这个问题的动机是一致的,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同罢了。

  每一位老板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这些你应善于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观察和掌握,这将有助于培养你和老板在工作中的默契与和谐。

  服务者和监督者角色

  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人力资源部所管理的内容要通过各种职能部门贯彻下去,并通过各职能部门进行信息反馈,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其他职能部门都是你的服务对象,你和你的部门同仁应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公司的发展向公司的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权力部门,还担负着各职能部门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的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与人的利益联系极为密切的工作,群众性和敏感性极强。所以,要帮助各职能部门主管正确理解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并最终达成共识,避免出现政策与制度无法顺利贯彻下去的局面。如果一旦产生意见分歧,应从大处着眼,力争“求同存异”,把矛盾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同是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地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不搞小圈子,是至关重要的。记住:有损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有损于他人形象的话不说,需要为员工保密的个人信息与资料不说。

  自律者和示范者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在管理直接下属的过程中,应该在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同时把律己的影响力辐射到周围,在本部门的所有成员中产生反响。要让公司员工们感到,公司中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既是一个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模范的执行者。为了在部门中真正起到鼓舞作用、吸引作用、导向作用和榜样作用,你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了解你的下属关心什么,干些什么,需要什么,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要想赢得下属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下属,要懂得你的权威不在于手中的权利,而在于你的下属的信服与支持。

  ·要学会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使下属清楚:你知道他们干得好坏。

  ·做到从内心深处喜欢本部门所有的人。切记:“信赖导致信赖,怀疑导致怀疑。”

  运动员与教练员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对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而言,是组织利益的代表,其职责范围覆盖至对所有员工的管理。这是与其他部门主管在职能范围方面的重要区别。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像运动员那样,和全体员工一起向着共同目标努力冲刺,又要像教练员一样,随时对员工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向终点冲击。对此,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有如下八项体会:

  ·要注意依靠大家办事,经常提醒自己:“我们”比“我”更重要。

  ·要知道被领导者总是以领导者的言行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首先不是去管理员工的行为,而是要争取他们的心。

  ·要让公司中每一位成员都对公司有所了解,逐步增加透明度,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

  ·要设法不断强化所有员工的敬业精神,使其知道:没有工作热情,学历、知识和才能都等于零。

  ·如果下级都对你敬而远之,你将成为“孤家寡人”,因此要平易近人,和员工打成一片。

  ·要多和员工谈心,但最好以对关心和喜欢的事为话题,千万不要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

  ·要严格做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并努力把人们“导向”目标,因为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就没有干劲。

  辅助决策角色

  以上的各种角色归纳为一种角色那就是辅助决策角色,人力资源主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决策服务的。

  辅助决策的特点

  辅助决策的特点主要有从属性、实用性、超前性、协调性。

  从属性

  辅助决策的从属性表现在人事主管要围绕领导的需要进行辅助参谋。领导要对什么问题决策,人力资源主管就只能在该问题上提出建议,进行参谋,不能超越范围,更不能背着领导另搞一套。

  从属性要求,凡是领导已决策的事情,首先是要服从,坚决执行。为什么领导已经决策的事,首先必须服从?因为一个乐队只能有一个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到胜利。深圳一家企业的总经理说过这样一句话,很能代表大多数决策者的心声,对执行者也是—个很好警句。他说:“指挥最烦的是那些叫他干,他还没去就说不行的人。你不干怎么知道不行!你去干了,行不通了,错了,责任是我的。”人们往往难以接受这种思维:“明明觉得错了,还去干,这不是不负责任吗?”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是忽视了自己的视觉盲点的存在。同是一支笔,领导人上头往下看,是一个圆点,下属从旁边看是一支圆杆。下属认为领导错了,往往不是领导偏差,而是下属因视角、高度、宽度、信息量等原因自己产生了偏差。

  在执行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提供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让领导掌握情况。切记不能在任何场合对领导的决策加以非议。在市场经济中,能坐在决策位置上的领导,绝大多数是有水平有能力、想把工作做好的,只要能及时把执行情况反馈给他们,他们自有分寸。辅助决策者要做到及时、准确,恰到好处反馈情况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很高的水平和涵养。

  实用性

  辅助决策,参谋意见不能停留在思想、观点、理论上,而要实用。要从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及本部门实际出发,提出某一问题具体的实施方案、解决办法等,使领导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对决策起实际的辅助作用。人力资源主管建议应该是有关键事例、有数据、有做法。这叫“老总出思路,你出办法”。

  超前性

  决策是着眼于未来的,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辅助决策,同样需要有超前性。人力资源主管要主动了解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和环境信息。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要洞察、预测趋势,提出有关预测供领导决策时参考。既然是预测,观念、思维就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

  协调性

  人力资源主管在发挥自身参谋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协调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决策前后,都需要积极协助领导开发单位内各系统的人力资源,形成整体效应,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

  辅助决策角色的要求

  既然是辅助决策,人力资源主管就只能当参谋,不能越权作决断。谋断,要在“谋”字上下功夫,为领导“断”提供充分准备。

  参谋辅助时,人力资源主管绝不能越权去左右领导,要地位,但不能越位,也不能谋而不善,给领导出“馊主意”、帮倒忙。

  “善谋多谋,谋准谋深”就是对人事主管的高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人力资源主管就不能只做事务性工作,只是工具、办事员,而要努力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积极肯干,恰到好处地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成为领导的高参。需要强调的是,辅助决策时,心术要正,方法要巧。在领导意图与客观情况无法改变时,作为参谋助手要等待时机;在领导不听意见、建议时,切记不要多讲,明白自己仅仅是辅助的角色,没有多讲的必要;在领导已经决策的情况下,即使自己有充足的理由、更好的主意也不要讲,不要想着动摇领导以促其改变决定。否则,就会有企图左右领导之嫌。自我检验自己心术、动机是否纯正的有效办法是,看自己与上司是同忧同愁还是幸灾乐祸。

  人力资源主管的素质要求

  人力资源主管的素质要求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职能以及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所决定的。

  现代企业中,需要人力资源主管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在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拥有过硬专业素质,具体应包括如下修养素质、知识与能力。

  过硬的人格品质

  人力资源主管的人格品质不应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修养与职业道德。

  政治修养

  人事主管的政治修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具有坚定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精神,时刻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不为个人或小团队谋私利。

  (2) 有先进的理论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地同国家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敢于同危害国家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4) 事业心强,有朝气、有干劲、有胆识,为企业建设勇于探索,锐意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 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 有优良的思想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谦虚谨慎,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平易近人。

  职业道德

  人力资源主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1) 爱心:爱职业。爱员工、敬重领导。

  (2) 责任心: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无巨细,事事重要,事事都是责任。

  (3) 业务精益求精:时时、事事寻求合理化,精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知人善任,用人有方,追求人与事结合的最佳点。

  (4) 具有探索、创新、团结、协调、服从、自律、健康等现代意识。

  (5) 树立诚信观念。诚信乃做人做事之本。

  合理的知识结构

  人力资源主管必须具备合理的、广博的知识,其知识结构应是“金字塔”式的,基础知识是塔基,相关知识是塔身,而塔尖则是专业知识。人力资源主管的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人事管理是需要经验积累的,而以上书本知识则是经验的总结,是间接经验。

  间接经验来自于书本中总结的规律、准则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这些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训获得的。这些知识的获得,使人事主管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可能。

  人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服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管理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所在单位的行业知识 ( 专业知识)

  哲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统计学、档案管理、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学、营销学、保险学等相关知识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外语、电脑(基础知识)

  那么,作为人力资源主管,起码应掌握哪些领域的知识呢?专家们认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益的主要的知识领域大体如下:

  ·哲学,探索人类特性和人类行为的本质。

  ·伦理学,处理和解决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问题。

  ·逻辑学,讨论推理规律和原则。

  ·数学,描述数量、体积、系统之间的精确关系。

  ·心理学,研究个人意识和个人行动的现象。

  ·社会学,研究人类群体的形式和功能。

  ·人类学,研究自然、环境同人类社会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

  ·医学,所有分支都旨在保障人类的健康。

  ·历史学,以记载和解释以往事件为主旨。

  ·劳动法学,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一些社会关系。

  ·经济学,旨在对有限资源的各种竞争的用途作出最佳选择。

  ·管理学,研究对有组织的人员的灵活领导。

  ·组织行为学,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促使管理者达成近期和远期目标,并使他们所管理的人的目标也同时得以实现。

  ·政治学,研究人们怎样被人统治和统治自己的问题。

  一位人力资源主管对上述知识掌握多少才合适呢?早期,追溯到一二个世纪以前,不掌握多种知识,就不算受过教育。一般来说,企业管理者都堪称是具有多种技能和广博知识的人。后来,逐渐进入专业化的时代,人们若想在每一个内容浩瀚的知识领域变成专家,就不得不花费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然而,哲学家仅仅有时间从事哲学,医学仅仅有时间研究医学,管理者的精力则局限在企业,等等。

  但是近几年来,似乎又有一个复归的趋势,即向着专业化的研究之间必须加强协作的方向发展。管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等等,开始携起手来合作,以解决人的问题了。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主要是“管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强调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具体包括下述管理观念的转变。

  (1) 指导思想的转变:由“对工作负责”,“对上级负责”到“对工作的人负责”。

  (2) 管理方法的转变:由“教你如何”,到“叫你如何”,再到“引导你如何”。

  (3) 管理手段的转变:由管理者的“中心指挥”变为“中心导向”。

  (4) 管理组织的转变:由下属的“参与管理”到“共同肩负责任”。

  (5) 管理职能的转变:由“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到“育才为中心,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

  (6) 管理环境的转变:由“简单”、“缓慢”到“复杂”、“多变”。

  (7) 管理者自我意识的转变:由“上级比下级高明”到“下级的具体专长和具体能力应高于上级”。

  (8) 管理内容的转变:由“简单的任务完成”到“建设高情感的管理场所”。

  (9) 管理目标的转变:由追求“一般”到追求“卓越”。

  (10) 管理效果的转变:由“差强人意”到“主动精神”。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现代的价值观的核心,为了确立起这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必须丢掉以“长(官)者为尊”的核心的旧的传统价值观念。切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处事准则。

  人才使用原则

  (1) 用其所长:用人所长,容其所短,把人才放在最能充分显示其才能的岗位上,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

  (2) 用其所愿:在服从工作需要和服从分配的前提下,尽可能与个人的意愿、兴趣、特长结合,力求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3) 用当其时:珍惜人才的使用年限和最佳年龄。打破论资排辈、求全、平衡、照顾的束缚,大胆破格破例录用辈分小、资质好的青年人才。对业绩卓越、时代感强、身体健康的人才,即使到了退休年限,经审批仍可延期任用。

  做领导的要保护积极做事的人,保护那些有干劲、有棱角、锋芒毕露的人。成功的人往往是个性很强的人。个性强的人,干得多,说得多,错得自然也多。只要能保住他,要尽量保住他。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道德问题,而是个性特征问题,如冒失、自认第一、易得罪人等,只要不影响大局,就应给予保护。

  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应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必须摒弃那些凭经验的随意性的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主管应掌握以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

  任务管理法

  通过时间运作研究确定标准作业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人,这样一个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按职责要求完成了任务,就付给一定的报酬。

  任务管理法的基本要求是规定组织中每一岗位人员在一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的数额。也就是平常说的全额工作量。科学管理和经验管理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给组织的成员分配任务,而在于所分配的任务的质和量是否过了科学方法计算得来的,用科学方法去计算任务的质量要求,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任务管理法的最明显的作用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而提高效率的关键又在于科学地作时间、动作的研究。

  权变管理法

  权变管理法的基本点可概括如下:“组织及其管理的权变观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分系统所组成并可由可识别的界线与其环境系统分开来的系统。权变观不仅探索了解组织与组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了解分系统之内和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变化因素的关系模式或构图。它强调组织的多变特性,并力图研究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的情况中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各种权变的最终目标是提出最适用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这就说明,权变方法是以组织的系统理沦为基础,是组织系统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权变理论指出了管理人员作选择时至关重要的四个因素:① 组织中人员的性格;② 任务和技术的类型;③ 组织的经营活动所在的环境;④ 组织面临的变化和不确定程度。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后三个因素进行的。

  运用组织管理的权变方法,首先要求我们要善于“诊断”组织和环境的特点。根据组织和环境的特点来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调整组织结构,协调组织活动,使组织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存在和得到发展。

  法律管理法

  组织管理的法律化只有通过法律制度才能贯彻和落实,因为组织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法律管理。《企业法》对于从法律保护企业改革的成果;为推进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从法律上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厂长(经理)的法人代表地位,以及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具有重大意义。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管理,重点的是按《企业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企业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经济手段法

  经济手段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经济手段有税收、价格、利息、工资、奖金、罚款、经济责任和经济合同等。运用这些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有利于调动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经济手段法的实质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使各级组织和个人从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工作成果,积极主动地开展有各项经济活动,实现管理目标。各种经济手段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进行分析,不能硬性规定,不能机械搬用。

  基本的工作能力

  仅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一个人力资源主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是否能胜任此工作,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体现于基本的工作能力之中。人事主管的基本工作能力有写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

  写作能力

  写作是人力资源主管的基本任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规章制度、文书通告等大多出自人力资源主管之手。所以写作能力是人力资源主管的基本功。符合人力资源工作要求的文字写作本身就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主管写作任务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可能有制度、通告、新闻稿件、公共关系简报、信函、致词、演讲稿、有关公告、祝贺卡上的祝贺语等。

  人力资源主管应是一名写作高手,在写作的文字中不仅要能够准确表达意思,而且也要能准确地表达态度和情感。简单来说,人力资源公里的文字写作不仅要符合一般的写作要求,而且也要符合人力资源工作的要求。

  (1) 内容要真实准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真实”。人力资源主管在进行文字写作时,一定要反映真实的情况,让事实说话。

  (2) 立场要公正。既不能偏袒组织的利益,也不能迎合公众不正当的要求和情趣,人事主管要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

  (3) 形式要多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文书,大多是干巴巴的公文,但也有洋溢着善意,向员工传递友好的情感慰问信等。涉外单位如宾馆等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还应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

  以下为提高写作能力的轻松方法:

  在进行写作前得作一番仔细的检查。这一步无须花费你的脑力,但必须给予关注。

  ·在检查写作之前先把它暂时放一边。

  ·校对写作时要一边阅读,一边圈出错误。

  校好一份人事文字至少要重复一次这两步。有些人则需要重复三到四次。

  ·删去无关紧要的文字。

  ·不要写错人名。

  ·使用规范的书写语。

  ·不要生造句子。

  ·使用俚语和缩写应视情形而定。

  ·写作之前要明确思想。

  ·写主动语态句子,不写被动语态句子。

  组织能力

  人力资源主管的组织能力是指人力资源主管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计划、组织、安排、协调等方面的活动能力。

  人力资源主管的组织能力包括以下内容:

  (1) 计划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要有计划的,不仅要明确为什么进行,进行什么和怎样进行,而且还要知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否则将陷入杂乱无章的境地。

  (2) 周密性。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功,就要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重视大的方面如活动的内容、形式,而且对一些细小的方面如员工的接待、环境的布置、仪表、仪容、穿着服装等均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不要因为细节方面的失误而破坏总体效应。

  (3)协调性。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不是少数几个人力资源职员的事,而是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所以组织能力强的人力资源主管也应是一个协调关系的专家,调动积极性的高手。争取各方面的帮助,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

  表达能力

  作为经常要和各方联系的人力资源主管,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很必要的。你可能要借助报告、信件、演讲和谈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你可能会用微笑、点头、拍肩膀来激励手下的员工,通过各种方式向他表明你已经看到了他所取得的成绩;你也可能需要不失时机地安慰失望者和悲伤者,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你言行中所表达出的支持和关怀。善于与人交流永远都是人事主管必备的素质。

回答2: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职能:一方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但在行政事务上,而且在企业战略制订、执行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已经细分为招聘、选择和录用、人力资源开发、薪酬体系设计、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各个基本职能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化。以上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及相关知识,同时对本专业业务有更深人、更高层面的了解。

  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期望促使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研究

  胜任力是指一个人与工作绩效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才干或个性特征,它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个人胜任力这一概念,在管理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公司都通过询问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哪些胜任力,从而确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具备的关键胜任力。(比如,直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什么)这种方法假定每个公司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有其独特期望;并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客户的直线管理人员在界定这些胜任力时起着核心作用。

  20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能力研究,已经对这个职业做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说明。在第一项研究当中,Towers Perrin和IBM公司合作,对包括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公司顾问、直线主管人员以及学者在内的3000位人士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人力资源问题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力资源胜任力进行了揭示。在接受调查研究的四组人员当中,普遍认可以下的胜任力特征:

  l 计算机知识(直线主管人员观点);

  l 广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观念(学者观点);

  l 预测变化所带来影响的能力(公司顾问观点);

  l 对直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影响力(人力资源主管人员观点);

  第二项研究是最近由人力资源管理基金协会发起的,该项研究关注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要求。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公司的300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数据表明,人力资源胜任力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色集中在领导、管理、功能、个人特性等方面。

  第三项研究也是最详细的研究,是由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组织的。该项研究进行了三轮,总共耗费了10年(1988~1998年)时间。该项研究涉及到了超过20000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管理人员,确定了人力资源专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时间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要求。该项研究的目标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职业建立一个胜任力模型,而不是仅仅为某一公司而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为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专家们进行了多年的数据分析和众多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素质可以归纳成三个明显不同的领域,即经营知识、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和管理变革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胜任素质的变化规律:其一,个人诚信和个人品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诚信度高,个人品牌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就大;其二,时间分配上的特征。那些将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关键性战略问题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其工作效果好,执行能力强,引导变革有力度,工作有方向感,不会被具体的工作细节耗费精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将时间更多地用于关注战略问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更多地关注融资、外部竞争态势和客户需求等;其三,管理文化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海外专家约翰-科特(John Kotter)和詹姆士•赫斯科特(James Heskett)研究发现:文化气氛浓厚的公司,往往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他们观察到这些文化气氛浓厚的公司,员工对公司价值理念、知识共享认同度很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在公司文化的宣传、推动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四,对经营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里所谓的“经营知识”,是指理解公司的经营和运作等业务功能的能力。只有懂得公司的财务、战略、技术以及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才能在各种战略讨论中起着有价值的作用。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网络做绩效评估工作,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参与者包括同事、下属、监管者、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没有经营、运营的经验,缺乏商业敏锐性(营销战略、市场变化、客户需求等),他们就无法胜任竞争日益激烈的变化要求。

  1、经营知识

  所谓“经营知识”一词,我们并非指管理所有这些业务职能的能力,而是指理解这些业务功能的能力,即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特长、组织愿景、文化特色和业务流程等;关注业务发展变化趋势,知晓组织经营企划的框架,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懂得竞争者优势劣势的分析、市场营销知识和网络信息交流;熟悉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能系统思考公司的整体运作等。只有懂得公司的财务、战略、技术以及组织能力,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才能在各种战略讨论中起着有价值的作用。掌握了行业、员工以及人际关系知识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完全胜任自己领域的工作,但是仍未能掌握公司所在的竞争环境的经营本质特征。比如,一些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知道如何运用全方位绩效评估系统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根据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来做调整。一些公司现在通过网络做绩效评估工作,在这个评估过程中,包括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同事和下属工作人员参加评估。如果没有实际运作经验,商业敏锐性则要求具有诸如市场、融资、战略、技术、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功能领域方面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把握好人力资源传导机制和经营,战略问题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要想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伙伴,相比直线管理人员需要理解人力资源的程度来说,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应该更多地了解和理解经营与业务。

  2、人力资源实践活动的传导

  即能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如薪酬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培训发展制度、招聘选拔制度等;善于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尤其是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的宣导、解释和执行过程的跟踪、落实;精于激励的诸多方法,有良好的领导艺术,长于吸收别人的建议,合作精神好。就像任何其他专业人员一样,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至少都应该是所从事专业的专家。如果人力资源经理懂得这一点,并且能够巧妙地、艺术地、创新地传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就能帮助他们在组织里建立起个人诚信,并且赢得公司里其他部门员工的尊敬。这是培育人力资源职业特征的必要条件。然而,就像我们在本书前面章节里已经论及的那样,此种专业性知识和技术的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持续不断地跟踪人力资源理论中可能出现的新内容,并且要有足够的灵敏性,把它灵活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3、管理变革

  管理变革能力包括积极参与组织创新、变革的活动,有较强的展示演讲才能,有专业咨询的修养,能快速理解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推动程序;有组织团队、激励员工的技巧和能力,善于平衡、协调、处理不同意见和改革中的矛盾;能预测变革的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利益的得失,并将这些变数结合管理变革的进程加以考虑,有前瞻性。管理变革的能力是作为商业伙伴的人力资源管理地位不断提高的另一个实例。也许大多数首席执行官所面对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必须关注组织与新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倘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此也早有准备的话,那么他们同样也处于推动变革的位置。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管理变革,则他们体现出下面的能力:诊断问题的能力,与客户建立关系,明白无误地表达观点,设立领导工作议程表,解决问题,以及实施目标的能力。这些胜任力还包括有关变革过程的知识,变革代言人的能力,以及促进组织中转变“人”的传输变革的才能。

  4、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能力是指在组织中,注重组织规章的制定、宣导和执行,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的书面成果。如组织的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设计、推广;组织奖励制度的修改、完善。参与组织重大管理制度的起草、沟通和关系协调。如薪酬制度的改革起草,薪酬方案的沟通、宣导和执行。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完善对客户的服务流程,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善于与员工合作,易于和大家知识共享。管理研究人员约翰•科特(John Kotter)和詹姆士•赫斯科特(JamesHeskett)发现,文化气氛浓厚(通过员工对公司价值理念的共享程度来进行测量)的公司往住取得较高绩效。此系统所产生的员工行为会逐渐地被编织到公司的文化中去,并成为公司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绩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就是高绩效文化的第一位的指标。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明白他们是“文化的守护者”,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们的业务领域。

  5、个人诚信

  如果说以上四个领域可以被看作是人力资源胜任力的四大支柱的话,那么个人诚信则可以被认为是支撑着这四大支柱的地基。密歇根研究项目发现,无论是在业务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成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人,但是“个人诚信”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个人诚信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它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生活在”公司的价值观念之中。当然,他们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文化守护者”。常常让人力资源主管人员挠头的公司价值有:思想开放、坦白直率、担任团队角色的能力、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流程执行以及对自己和同事坚决主张的最高绩效。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其工作中不具备这些价值观的话,那么他很难期望同事给予自己较高的信任。

  其次,倘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了可信任的基础,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就建立了可信度。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管理团队中担当起了有价值的伙伴角色;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和管理小组融为一体,则无须借助权力就能和团队成员很好地合作以及影响团队成员。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公司的经营目标给予非常积极的支持,那么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信任关系就能良好地建立起来。

  第三,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依“一种态度”行事时,就能赢得其同事们的尊重。我们所指的“一种态度”,意思是对如何赢得业务有自己的见解,支持论证有充分的观点,提出创新、主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鼓励对关键问题进行争论等等。

  各种胜任力的重要性

  在密歇根项目的最近一轮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刚才讨论过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5个领域对人力资源管理全面绩效的相互影响。表2描述了这些胜任力的行为指标,反映了这些胜任力在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工作效率贡献中的位次。所有这些胜任力领域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重要胜任力。研究表明,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对重要性进行排序,这些胜任力的次序如下:懂业务(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融人到管理团队之中);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明白什么是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做到最好);管理文化(帮助塑造公司的特性);管理和适应变革(帮助“促进变革情况的发生”);展示个人诚信(赢得尊重和信任)。这种排序在各行业、对不同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以及在特殊领域中都具有真实性。

  表 人力资源胜任力在各领域的描述及相对重要性

  胜任力领域
  重要性排序

  (1=最高)
  具体的胜任力

  (按重要性排列)

  个人诚信
  1
  成功的职业纪录

  赢得信任

  逐步培养员工自信心

  与关键客户关系融洽

  表现出高度的正直

  关注重要问题

  以有效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想法

  适当地冒险

  不带偏见的评论

  对企业问题有多种洞察力

  管理变革的能力
  2
  易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有远见

  在引导变革上起着主动抢先的作用

  和他人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

  激发他人的创造力

  把特殊问题放到最大系统中考察的能力

  识别成功业务的核心要素

  管理文化的能力
  3
  在组织中与他人分享知识

  文化转型过程的支持者

  把所期望的文化转化为具体行为能力

  挑战现状

  确定公司的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文化,并以激励员工的方式设计文化

  鼓励主管的行为与所期望的文化保持一致

  重视内部文化要适应外部客户需求

  传导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
  4
  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

  传达

  将清晰而一致的信息给一同工作的经理们

  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

  推动组织重建的工作

  设计组织发展计划以推动变革

  促进内部沟通过程的设计

  吸引合适的员工

  设计薪酬体系

  推动客户意见的传播

  经营知识
  5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理解组织结构

  理解竞争者分析

  理解财务金融

  懂得市场营销和销售

  懂得计算机信息系统

回答3:

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
助手和参谋角色
服务者和监督者角色
自律者和示范者角色
运动员与教练员角色

回答4:

KPI SOP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