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并身体力行。实际上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成就是有争议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历史学家缪钺先生就曾在《三国志选注》的“前言”中指出:“诸葛亮征南中事,当时传说不免有夸大溢美之处,譬如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是不合情理的,所谓‘南人不复返’,也是不合事实的。”诸葛亮也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迭出险招。爱出险招的是郭嘉。而诸葛亮的特点,无论是史家的评论,还是他的自我评论,都是“谨慎”。陈寿说他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是事实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集萧何、张良和韩信予一身,不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任何人,只要按照他的“锦囊妙计”行事,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备集团的大将如关羽、张飞、赵云辈,有如他手中的提线木偶,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郭嘉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最后一句话“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足以看出郭嘉的能力如何,很多人因为这句话,都觉得郭嘉是有可能改变战局的,连曹操本人都这么说了嘛~~~~其实不对,我们仔细看一下这句话——“不使孤至此”。翻译一下:如果郭嘉还活着,不会让我到这个地步啊。很多人错误理解成了:如果郭嘉还活着,不会让我败啊。不用解释了吧,自己理解一下就明白了。错误的理解是很多人都有的,而三国演义中更是直接用了后一种错误的理解。但史书原话是前一种,我们应当正确理解才对。
按历史来说,诸葛亮政治方面确实很强,隆中对堪称千古经典,治蜀也是经典治理。
按军事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郭嘉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是数得上的人物。
所以这二人不好说谁强谁弱,擅长的领域不同嘛~~~
建议这种问题表在这问,这年头亮黑多呀。1楼受易中天毒害,所说的全部COPY自易中天。5楼一看就知道是史盲外加文学盲。
其实这种问题不必问,不要让别人的评价左右了你。你要是真想知道答案,应该自己去寻找。建议你去诸葛亮吧和郭嘉吧的精华区各游一圈,相信那时的你一定感慨颇多。
当然就我而言,孔明绝对强于郭嘉,而且不是一点半点,十胜十败如何比得了隆中对?至于什么遗计定辽东,那也是演义中罗贯中帮他编的。征乌丸嘛,连曹操后来都怕了。当时缺水,曹操命士兵掘地N多尺才挖出水来,可以说是险到了极点。曹操回到许昌后重赏了先前劝他不要远征的人,这不是当众打郭嘉的脸嘛。这充分说明仗虽然是胜了,但是曹操明白那是侥幸。所以郭嘉的那点战绩没什么可拿来吹的,若说罗贯中神话了孔明,那么易大说书的就神话了郭嘉,而且易的神话完全与民心相悖,相信不久之后一定会被人淡忘,而孔明会是永远的丰碑!
未卜先知的预言家,奇谋巧计的策略家,口若悬河的外交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神出鬼没的兵法家,呼风唤雨的方士道家,思维新颖的发明家,集百家之大成,别人都是擅长一两项而已,问谁能与亮争风骚!
其实根本没有可比性,蜀国没有人才,所以诸葛亮显得很强,而曹操那里人才济济,郭嘉即使强,也不如二荀贾诩,而且如果按贡献比也都差不多,所以,表面是诸葛亮强,但实际上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