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的面世,可追溯至粥。由于烹煮粥水控制水量的要求比米饭低,上古的华夏民众后来慢慢掌握不同水量时的烹煮效果,就发展出较饱满的米饭。
现代由于打磨谷粒的技术比古代越趋先进,因此民众食用的米饭亦逐渐由糙米改用白米,甚至出现无洗米等净白米,但已失去存于糙米表面即谷糠的各种营养,而几乎只剩下淀粉质等糖份,因此亦引发现代民众患糖尿病个案上升的其中原因。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
扩展资料
米饭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饭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含量都较精米米饭中的要高,但米饭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
很多人喜欢把米饭做得软点。蒸米饭前先把大米浸泡几个小时,再小火慢煮或者压力锅蒸煮,让米饭更加软、烂。这样口感上是好吃多了,不过这种米饭的消化速度和餐后血糖反应也会明显上升。研究显示,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长蒸煮时间,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所以,建议平时煮饭还是不要煮太软、太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饭 (食品)
大米饭 ,白白的,一粒粒,很能引人胃口打开,但一开始人们并不是吃饭,而是吃米粒外面的皮,也就是糠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财主家非常富有,可谓家财万贯,家中还有家养的男女奴婢。有一次,一个小丫环不小心打破一个碗,狠心的财主就叫人把她关到柴房,并下令不准给吃的。过了几天,财主叫人去看看小丫环饿得怎么样了。下人看后说,小丫环没有饿死,好像比以前长得还好些。财主不信,结果小丫环来了让财主大吃一惊。小丫环长得白白胖胖的,没有一点饿的迹象。财主纳闷:怎么会是这样?难道有仙人帮助她,让她长得白白胖胖的?于是就问丫环怎么回事。小丫环讲:“我没吃什么仙丹仙药,就是肚子饿了,把柴房里放的谷骨头给吃了”。财主叫人把所谓谷骨头做成“饭”,大家一吃,都觉得好吃极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些原来不吃的“骨头”叫成“大米”,煮熟了就叫“饭”。
到了现代,类似的故事还在出现;
一九九一年春,我在南通帮助公司水泥厂销售水泥。与我们同住一楼的福建米老板的妻子们,从市场买回一些莴笋,她们把叶子摘下洗净当白菜炒,有点苦味,感觉还不错。我们同事看见她们丢掉的莴笋,连忙捡起来,削皮,切片切丝,放点辣椒、大蒜以及几种佐料,有凉拌的,有快炒的,再送给他们尝,都说好吃,问是什么菜?那里有卖的?同事大笑起来,告诉她们就是你们扔的莴笋啊。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提到爱惜粮食,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不爱惜它,于心何忍?
有一天,小刚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嚷嚷:“妈,饿死了,快给我盛饭。”妈妈就给小刚盛了一大碗饭,但小刚看桌上没有特别好吃的菜就想把饭倒了。不巧,小刚的一举一动都被爸爸发现了,于是,爸爸过来语重心肠地说:“小刚你知道吗?你这样是浪费粮食的行为。”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不就一碗米饭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谁买不起。”爸爸立马拉下脸,严肃地批评小刚:“小刚,你难道没有看见门外的农民伯伯正在辛勤劳动吗?他们顶着烈日,满头大汗。你可知道今天这一碗饭,得让农民伯伯流多少汗水呀!”小刚听了爸爸的话,看看外面火辣的太阳,羞愧地低下了头,又重新吃起了饭。
是啊,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很多人吃的是山珍海味,一碗米饭根本不放在眼里。就像小刚一样,一碗白米饭差点就给他糟蹋掉了。他觉得一碗米饭根本不值一提,到了就到了,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为他没想过农民伯伯种一碗米饭有多辛苦。
但是他被爸爸一说,就醒悟过来了,说明他还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好好爱惜粮食的。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示,从小就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在3000多年前,稻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