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人口状况

2025-01-02 05:04: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这次人口普查,无论是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对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还是展望新世纪人口状况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都将提供大量翔实的数据。本文根据31个省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对我国20年来人口变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分析。

1 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

1.1 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低4个千分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区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我国的人口总量控制工作力度明显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日趋规范,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人口为126583万人,与1990年人口普查的113368万人相比,10年零4个月增长13215万人,增长了11.66%,年平均增长率为1.07%;而1982~1990年8年间增长人口为12550万人,增长了12.45%,年平均增长率为1.48%。90年代比80年代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低4个千分点。

1.2 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90年代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见表1)。1990~2000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同期世界水平为1.32%,其中发达国家是-0.25%,发展中国家是为1.75%。世界人口数前10位的国家中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印度是1.6%,印度尼西亚是1.14%,巴西是1.24%,巴基斯坦是2.77%。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比较低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很年轻,20~29岁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大,这正是我国不能放松人口控制工作的主要原因。

1.3 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的原因第一,准确把握住了90年代人口控制工作的难点和重点。90年代我国人口控制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90年代前半期,正值我国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地区之间计划生育工作很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现行的生育政策同农民的生育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迁移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地区,给那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工作,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从而使我国近十年的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二,各级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从1991年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每年召开一次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对当前的人口控制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于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开展。

第三,坚决执行晚、稀、少的生育控制政策。由于国家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从而使我国的生育胎次减少,世代间隔延长。近十年来我国妇女生育孩次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孩比重逐年上升,多孩比重逐年下降。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也有很大的下降,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

第四,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降低出生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九五”与“八五”相比较,虽然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增长了5.5%,但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人数减少了9.1%,生育峰值年龄23岁的妇女人数减少了17.6%。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为我国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极好的时机。

2 省际间人口分布变化明显,人口进一步向东部聚集

2.1 省际间人口分布变化明显

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省际之间人口分布的变化明显快于1982~1990年。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0年人口普查与1990年人口普查比较,全国31个省中有12个省的排位顺序发生了变化。变化最大的省是广东省,从1990年的第5位,上升为2000年的第3位。从各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看,1982~1990年间,变化超过0.1个百分点的省有8个;而1990~2000年间,变化超过0.1个百分点的省达到了14个,其中广东省上升了1.29个百分点。

回答2:

人口多,整体文化素质低,而且成两极分化。

回答3:

性别比例不平衡
人口出现老龄化状况
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所以仍然要注意控制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