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美学角度,混养应有主次之分: 有人说红剑不能和孔雀混养,显得乱,其实是两种鱼泳姿不同,颜色都太鲜艳的缘故。如果一缸鱼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对红剑和一对黑玛丽,孔雀不要红尾和黑尾,也挺协调的。也就是说,混养应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对,主要的要与次要的在颜色上形成对比。 2、混养要注意鱼在水的上中下三层的分布: 不管是大型鱼,小型鱼,适合碱性水的鱼,适合酸性水的鱼,还是食肉性鱼,食草性鱼都有习惯在上层游弋的,有爱在中层嘻戏的,也有喜欢在底层活动的。在避开不宜混养的鱼儿的前提下, 让鱼在水的各层都有分布,,那么混养就比较好看了,也协调了。 3、体色、体形的搭配应和谐: 以斑马和玛丽为例,特别是球玛丽,看上去很不协调。或者是同一个颜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杂乱。缸中的鱼,一般红,黄,白,黑,蓝,花等有3-4种就基本可以了,颜色太多反而不美。红绿灯和孔雀都是自身艳丽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谁为主。 4、游动快的和慢的不宜混养: 如斑马和玛丽,特别是球玛丽;一种是整日奔游不息,使人眼花缭乱,一种是在水面漂浮,呆呆苯笨的,这样看起来就很不协调,而且两者都是上层鱼,都集中在水面,缸里的配制之杂乱可想而知。红绿灯和孔雀也属于这种范畴。 5、自身花纹多的和单色的要考虑是否能互补:混养中要注意体色、体形的搭配和谐从美观角度,花纹多的本来就已经很绚丽多彩,其它单色鱼起不到增加美观的作用。如相互能起到补充,就养,否则放在一起,就会喧宾夺主,杂乱无章就宁缺勿烂。 6、大小适中,基本在一个或两个规格,如两个规格就以小的多,大的少为宜:各种类的鱼不要大的`大,小的小,看上去就杂乱,就是说有的人在缸里养孔雀,灯鱼为主再放少量神仙鱼,就比较好看。假入再放养其他规格的,就参差不齐了,再假如大的为主,小的为辅,就更难看了,不仅难看,而且小的会因为少,大的会欺负小的,小的会在大的饥饿时遭殃。另外,小的一般是群游鱼,少了也会因郁郁寡欢而生病,导致死亡。 7、丝状鳍条鱼和虎皮类不宜混养: 这是众所周知的,就不多解释了。 8、对水质要求不同的鱼不宜混养:包括水的温度、酸碱度、新老、软硬、盐度等。不同的鱼有适应碱性水的,有适应酸性水的,进鱼是要了解鱼的祖籍是哪里的,来自不同水域的鱼对水质要求不一样。就好象海水鱼不能和淡水鱼混养一样,淡水也分酸碱性和软硬水,同样是慈雕科鱼,有的适应酸性软水,有的适应碱性硬水,放在一起,准有不适应的。 9、凶猛鱼与文静鱼不能混养: 七星刀,黑魔鬼及大铅笔等嘴都比较小,却属于凶猛鱼,一旦长大成鱼,到了某个晚上,那凌牙利齿,就会突然发威,使你的神仙鱼伤痕累累。我曾养过一对大铅笔,小时候,和神仙一起养,一直都相安无事,铅笔长到20多公分时,神仙也都碗口大小了,突然有一天早上,我发现我那可怜的红头熊猫燕儿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了......。怜悯与惋惜夹杂着对铅笔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有个例外,个性凶但体型较小的鱼,可以与体型很大但个性温和的鱼种混养。因为大鱼的个性温和就不去理会个性凶,体型小的鱼,而个性凶,体型小的鱼,却看对方太大而不敢挑衅。 10、大型与中小型,中型与小型鱼都不能混养: 1)大型鱼小的时候和中型鱼小时候相安无事,个头也不会有太大差异,长大了,大型就是大型,它比中型鱼长得快而且个子大出许多,那么中型鱼就要遭殃了。我的狗仔(15公分长大到40公分)就曾经把与它从小一起长大的鹦鹉(鸡蛋大小长大到鸭梨大小)在一夜之间吞掉,连骨头都没给我剩下。 2)有些中型鱼虽然不会吃小鱼,但属于凶猛型,偶尔饥饿也会攻击小鱼,如鹦鹉,菠萝神仙,五星上将,德州豹,火口等就不适合与小孔雀,红绿灯等混养,就算高贵的神仙,饿了也会拿这些小家伙儿当点心。 11、食量大的与食量小的,抢食快的与抢食慢的不宜混养:七彩和鹦鹉虽然可以混养,但七彩抢食远不如鹦鹉快。七彩只有挨饿的份了。 12、混养的鱼种不宜过多,否则水族箱会显得杂乱无章,最好以一种鱼为主体,再点缀少量不至于喧宾夺主的其它鱼。 推荐几种混养的选择,供参考: 神仙和七彩是绝佳的选择;这种组合叫天仙配,神仙鱼是属于最容易养的品种之一,所以可以先放养,然后训练其抢吃干饲料的食性,等以后放养七彩神仙时,带动七彩神仙吃干饲料; 狗仔和龙鱼是上好的搭配; 狗仔和地图或战船等中上层鱼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群灯鱼配两对神仙或曼龙或珍珠马甲(只能选其一)就幽雅,情趣; 鹦鹉,菠萝再加两对墨神仙在颜色上的感觉是满不错的,而且水的上中下都有鱼; 纯一色的,爱群游的,单品种鱼给人以壮观的感觉,如:斑马,红绿灯。 喜爱在水下层并胆小的鹦鹉和地图或战船等易与外界沟通的中上层鱼在一起,既可使水中配搭合适,又可由胆大的带动胆小的共同游动,使鱼缸形成一个美的画面。
斑马,红绿灯等都可以,不要混养太多,颜色太杂,影响视觉效果。
鹦鹉鱼,因为颜色跟鹦鹉一样绚丽闻名,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 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有带纹鹦嘴鱼(Callyodon fasciatus),长46公分(18吋)。雄鱼为绿橙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黄色相间。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 vetula),体长约50公分(50吋),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
鹦鹉鱼体长可达1.2公尺(4呎),重可达20公斤(45磅)。
地图鱼体形魁梧,宽厚,鱼体呈椭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成熟的鱼尾柄部出现红黄色边缘的大黑点,状如眼睛,可作保护色及诱敌色,使其猎物分不清前后而不能逃走。因体色暗黑,又称黑猪鱼;其尾鳍基部还有一中间黑、周围镶金黄色边的圆环,游动时闪闪发光,因此又叫尾星鱼。 地图鱼的背鳍很长,自胸鳍对应部位的背部起直达尾鳍基部,前半部鳍条由较短的锯齿状鳍棘组成,后半部由较长的鳍条组成;腹鳍长尖形;尾鳍外缘圆弧形。 地图鱼色彩虽然单调,其形态却很别致,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它的肉味鲜美,具有食用价值。据介绍,地图鱼经人工饲养后,很有感情,当人们走近水族箱时,它会游过来,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