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豆腐会是黄色的呢?

因为豆腐是黄豆粉做出来的,当然有黄色的色素因素了。
2025-02-02 17:50: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为什么是黄色,这是石灰捣的鬼,它一作凝固,二为调色。 米豆腐色泽润绿明亮,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在0 ℃~25℃温度下存放3 天仍能保持新鲜不变质。米豆腐既可冷食也可熟食,风味独特,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制作设备及工具 磨浆机(或石磨),煮锅,筛子(铁皮筛或竹), 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与配方 大米5 公斤,生石灰100 克。 三、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磨浆→熬煮→过滤冷却成型。 四、制作要点 1. 备料 ①用普通籼米即可。要求米质新鲜、无杂质。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制作。②石灰。要用新鲜生石灰,用量据原料数量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石灰过多碱性过重,制作出来的米豆腐涩口味重;石灰过少碱性过弱,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味淡。 2. 浸泡 将备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 小时~ 12小时。 3. 磨浆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或磨子)磨成米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4. 熬煮 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 点:①熬煮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温水),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 成型 米豆腐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块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倒入盆里,让其自然冷却后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块即可。

回答2:

从颜色上说,优质豆腐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
淡黄色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黄豆中的胡萝卜素,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还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豆腐中的核黄素也略带黄色,能维持皮肤、口腔和眼的健康。除此之外,淡黄色豆腐还表示黄酮类物质较多,黄酮类对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都有重要作用。而劣质豆腐则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颜色过白的豆腐有可能加入了增白剂。
用手摸,优质豆腐用手轻压,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劣质豆腐则弹性较差。
闻豆腐的气味,优质豆腐有浓浓的豆香味,劣质豆腐则无豆香或豆腥味。
看豆腐的加工,优质豆腐块形完整,质地细嫩,结构均匀,无杂质,而劣质豆腐则切面较粗糙,加工较差。

回答3:

其实微黄色的豆腐是比较好的。添加剂比较少。大豆中的黄色色素是叶黄素,这是一种脂溶性色素。豆腐的做法是先把大豆磨成豆浆,再用卤水、石膏或其他凝固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沉淀,形成豆腐。在第一步磨豆浆的过程中,叶黄素大部分随大豆脂肪进入豆浆;但在第二步点豆腐的过程中,随着大豆蛋白的沉淀,大部分叶黄素就留在剩下的液相(俗称“黄浆水”)中。还有一小部分会留下,所以豆腐会呈现微黄色。

回答4:

因为豆腐是黄豆做的 而黄豆是黄的

回答5:

因为有的豆腐是黄豆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