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在我国已有(5000
)年历史了
在桑蚕还没有被饲养之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了,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蚕,现在还难以确定。但是早在殷周时期,我国的蚕桑生产已经有很大发展,可见开发人工养蚕远在殷周之前。从古老的文献中,我们看到关于养蚕的直接记载。反映夏末殷初淮河长江一带的生产情况的《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这是说,夏历三月(阴历四月间)要修整桑树,妇女开始养蚕。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
一九五八年,在浙江吴兴县钱山漾地区,结合在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发掘了这个新石器时代遗存。在钱山漾遗址的第二次发掘中,出土了一批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遗物大部分保存在最下层(第四层)的一个竹筐里。与这些丝织品同一层位同一探坑还出土了大批稻谷,考古工作者将稻谷标本经碳-14测定,绝对年代距今4715约100
年上下,树轮校正历年距今5260约135年上下。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地下发掘,它说明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距今5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广泛的利用蚕丝作为织物原料了。
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人工养蚕了.有3000多年历史
4000多年历史
反映夏末殷初淮河长江一带的生产情况的《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这是说,夏历三月(阴历四月间)要修整桑树,妇女开始养蚕。
夏代以前已存在蚕的家养。商代设有“女蚕”,为典蚕之官。甲骨卜辞中以蚕神与上甲微同祭,对蚕事极为尊崇。
秦汉以来对野蚕仍继续采集利用。魏晋南北朝时选种、制种技术有很大进步,己发明低溢控制家蚕制种孵化时间的方法。
宋代蚕事趋于完善,生产过程分为: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族、择茧、窖茧等。
明代对蚕种选择和品种改良都很重视,浴种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盐卤水等浴法留取好种,淘汰低劣蚕卵
5000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