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4-12-23 11:05: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企业账面价值与税法的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暂时差异,是一种人为增设的调整科目,当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来计算所得税费用时就会产生这种纳税差异。

回答2: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自己根据利润计算出来的税费,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应交税费”,这个是给税务局的税费,两者不一样,他们之间就差了一个纳税差异。通过以下会计分录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
1、按照企业的利润计算的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由于纳税差异的存在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的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三个分录合起来,就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回答3:

亲,刚刚才看到你的问题,之前也被这个困扰过,我就把我的理解告诉你吧
书上说的是对的,就以你的例子说,如果按会计准则每年折旧2000元,那么利润相比税法的计算方式就少了1000元,这样的话,在确认纳税金额的时候就少确认了250元。因此实际上税务局多扣了250元
但是从理论上看请注意,这个是税务局相对于会计准则要求多扣得250元,意味着日后税务局要少扣250元,因此这个将来可以抵税,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从分录上看,多缴纳出来的250是这么转入所得税资产的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所得税费用 250

回答4:

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的对应关系: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增加时贷方对应的科目是所得税费用,贷记所得税费用属于费用的减少,企业损失的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增加时借方对应的科目是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费用表示损失的增加。

回答5:

比如固定资产折旧 一项固定资产 按会计准则 每年折旧2000 按税法每年折旧1000 ,即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那么相当于利润表中每年多算了1000的费用,利润就少了1000,应该纳的税也就少了1000*25%=250 这250将来应该补交 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吧
会计提了折旧2000 税法只准1000,那么应纳税就要比会计利润多1000 这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