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比较活泼好动,自我,没有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而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大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学会倾听,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和指导他们学会倾听呢?我认为老师在这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乐听,想听,如“啄木鸟医生”,“鞭炮对对碰”和“蓝猫淘气”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比较集中。其次,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发挥激励机制。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的闪光点,观察他们上课的表现,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出大家听,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并进行适时的评价,在学生出现优良行为时,教师应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而不拖延。一年级的孩子情绪色彩很浓,常常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听不进同学的发言,这时教师要马上对于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马上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这时教师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再次,加强倾听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听什么,怎么听,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领域,所以应让学生明确目标,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应干什么,比如,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究竟“对不对”、回答得“好不好”,“自己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还可以通过“谁能把某某同学说的话再重复一遍”等进行强化训练。当然,最关键的是要用爱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曾经,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课堂上捣乱已成他的家常便饭,回头说话、做小动作似乎成了他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倾听思考对他来说更是遥远的事。批评、严厉的批评,语重心长的说教,似乎对他已起不了任何的作用。这引起我深深的思索:一年级的学生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求,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一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个科目,也就会认真倾听他讲课。我想也许我应该以情感人,所以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谈,先让他从优秀的同学中选择他喜欢的一个同学作为他的同桌,用同桌的力量改变他,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我与他之间的距离,渐渐地,他开始慢慢改正错误,学会倾听,虽然现在他小错不断,但我有相信用爱心可以让他养成倾听思考的好习惯。我想,长此以往,只要在课堂上坚持明确要求,言传身教,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意识一定会不断加强,倾听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