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讨论阵前战将,不涉及侠客高人和尚老道
1.雌雄眼常茂,无敌将,出世以来未打过败仗,排第一谁有意见?
2.怀远黑太岁常遇春,大闹武科场、马踏良襄县、枪挑铁花车、一声炸山口,露脸的全让老常赶上了。定都南京以前,常遇春是戏胆。
3.四宝小将脱金龙,与常茂大战百多回合,气喘嘘嘘仍与岳伦打了50回合,被偷袭一枪还能躲过要害。
4.塞斩雄于金彪,仅不敌鼎盛时期的常遇春,一阵斩八将,轻取太师脱脱,老于当在四强之列。 5.花枪将田再镖,自出世以来,几乎成了主角,连常茂的风头都被抢了去,两闯连营是其代表作。
6.八臂那吒宁伯标,前期为数极少的能与常遇春打成平手的战将,可惜保了朱元璋后露脸机会太少。
7.镇国将军高彦平
8.金镗无敌将吕具
9.蓝面瘟神于皋
10.宝枪大将张兴祖,凭借宝枪两胜脱脱,可惜别的地方露脸机会太少
搞这种排名没有什么意义,评书流传于市井,都是满足和服务于无知识阶层的脑残性读物。讲书的也不懂历史,就是不断地捏造和复制抄袭(比如三川六国、九沟十八寨、十八路反王这些,从说唐、说岳、杨家将、明英烈,每本都抄成一个模样,番邦大将的名字都是金银铜铁,比如卡金、卡银之类),打仗的方法也是脑残式的,以个人武功定江山,武功最高的都是虚构的弱智性人物,套路上每本书都有一个程咬金式的人物,负责低级无聊的搞笑,小辈里必有一个磕巴,作品严重反智。
具体到民英烈的战将,厉害的除了常遇春,其他的都是虚构。其实,战将看的是指挥能力,打斗是次要的,评书中那种战将单打独斗定乾坤只是弱智的想象,和历史不符。古代打仗和现代一样,将官负责指挥,越底层的士兵才越看重武力,大将要的是脑。而古往今来,打仗都是群殴,哪可能一个人出去打,其他人都sb一样看呢?所以啊,既然是脑残性作品,娱乐性看一下就行,评书原本就没逻辑,何必较真于所谓的排名呢?
单老在书里说过,明英烈这套书中第一武将是胡大海的义子胡强,说他从小得高人教导,与野兽共同生活,单老明确说过他的能耐在常茂之上!
长茂。
朱穆英
于稿
林媚娘
常遇春,谢谢
单人说的与电视剧太不一样!单说把朱元璋说的成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