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并不是鬼节,而是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才是鬼节,也叫中元节。
七月半鬼节(中元节)由来: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农历七月七不是鬼节,农历七月七日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民间传说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也有乞巧节的别称。七夕包括乞情、乞巧、乞福。因为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所以就把七夕也有了七夕情人节之称。
七夕节习俗: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
穿针乞巧: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投针验巧: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喜蛛应巧:于晚上穿针乞巧。
种生求子:实际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种。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七月七并不是鬼节,而是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才是鬼节,也叫中元节。中元节其实是个道教的节日,演变到今天已成了新加坡社会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中元会。
在中元节里,参与的民众入夜焚烧冥纸香烛,纪念逝去的亲人,也招待四方“好兄弟”,即七月间从地府释放出来的无助鬼魂。
在新加坡,中元会的庆祝方式以前是演酬神戏,不过如今则流行七月歌台。膜拜的仪式是普渡亡魂,还有喊标,人们为了好采头而竞标福物。近些年来,中元会也发展为一种慈善捐款活动。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七月七不是鬼节,农历七月七日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民间传说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反应了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直到汉代,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
农历七月七不是鬼节,鬼节是每年的7月14,不过听老人说每年7月7到7月14 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时候,这期间逝去的人的鬼魂将回到故乡。。。。。。。
所以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世间飘荡的鬼魂是最多的,所以小时侯这段时间大人都不让我们在外面玩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