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死胡同了吧~!
求知的精神的很不错的,但不能钻牛角尖~!
通常,我们的设计过程是,根据自己要处理的信号,选定一种滤波器模型,根据需要的截至频率,通带增益等参数,可以计算出对应滤波器电路模型中的几个位置是需要电容还是电阻以及其数据关系,而后根据这些数据关系,选则电阻电容值。通常电容可选则的比较少,可以先选定电容为102--104等,而后根据数据关系计算对应电阻。
在理论计算中,不管电容还是电阻都只有阻抗一个概念。任何一种滤波器可以列出其对应的通带公式,经过归一化处理可以将任何一个通带方程转换为对应的归一化方程,也就是数学中传递函数的归一化处理,有了归一化的方程,就很容易的知道其是几阶滤波,通带频率和放大倍数与电路中几个原件的比值关系。
实际应用和理论计算可以说是一个互逆的过程,理论计算是根据电路及元件数值列方程然后计算其截止频率等参数,而实际应用中,需要滤波的参数及放大的倍数是已知的,需要搭建一个电路模型来实现,当选定一种滤波器,电路滤波参数已知,可以计算元件的数据。
当然,通常课本里经常讲的一般都只有巴特沃斯和切比雪夫滤波器两种,实际应用中滤波器模型是很多的,而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也就是说不同滤波器模型即便滤波参数一样,其最终结果不一定相同,主要看你的输入信号是什么样子。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滤波器都搞熟练哈,但是要知道一个使用的过程,有一本书专门讲滤波器设计,里面举例了很多滤波器,每一种都给出了你频谱图,你可以百度一下:《有源滤波器精确设计手册》。
主要还是需要明白滤波电路设计的过程:
1、已知需要处理的信号
2、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模型
3、根据对应的传递函数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关系
4、根据原件参数选择合适的元件
以上个人浅见,若有讲解错误或者不当的请见谅!
运放还是接成了电压跟随器的形式。
那么2、3脚按照虚短来分析,C19和R3\R4\C18等还是组成了一个滤波网络,带宽主要还是决定于R4\C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