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有什么症状
口腔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上皮癌,为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之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嗜好烟、酒;(2)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3)长期异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4)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长期缺乏,如锌等 ,久之导致粘膜损伤而癌变;(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均系癌前期病变,应及时处理。
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1)疼痛。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磨擦感,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2)斑块。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3)溃疡。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4)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
另附:
口腔癌症状与体征诊断
返回
(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
(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
①创伤性溃疡: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
②结核性溃疡: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常发生于软腭、颊粘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侵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
(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
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从而结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选用适当的景象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
口腔癌之临床症状、预防与自我检查
李正� 台大医院牙科部口腔颚面外科兼任主治医师
韩良俊 台大牙科学系教授
台大医院牙科部主任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师
本文转载於防癌杂志第十八期
(一)简介
口腔癌为发生在口腔部位之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
唇、舌、口底、颊黏膜、齿槽粘膜、齿龈、�(口盖)、上颚窦及颚骨。从组
织学上区分,包括鳞状细胞癌,疣状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鳞状
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另外有些全身性之癌症亦有可能转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
癌症、前列腺癌、乳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口腔癌为一常见之疾病,若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致病率及致死率均
相当高。在美国每年约有12000名病患死於口腔癌,另有26000名新病例的产生
,约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5 %女性恶性肿瘤之2%。目前国内的口腔医疗与卫
教虽已渐进入开发国家之林,但遗憾的是大部份的口腔癌新病例都迟至中期或
末期症状出现后才寻求医治,此时常因癌病变之扩散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加上预防的工作,实为治疗口腔癌的最重要课题。
本文即针对口腔癌之成因,预防之道,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的方法为大家做个
介绍。
(二)口腔癌的成因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单一的因素会导致口腔癌的产生,但许多研究显示
多重因素会提高口腔癌之发生率。慢性刺激是一般所接受的较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机械性刺激与化学性刺激。
慢性刺激之形式有许多种,其中较受注意的是嚼槟榔、吸烟、喝酒、梅毒、
阳光照射、营养缺乏、放射线治疗、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职业等可能原因
;另外年龄、性别、种族及地理区域亦会影响口腔癌之发生率。择要分述如下
:
(1) 槟榔
台大医学院牙医学系口腔病理学教授关学婉曾针对台大医院103位口
腔癌病人,分析口腔癌与习惯之关系。她发现66%有吸烟,39.8%饮
酒及53.4%嗜食槟榔习惯,无上述习惯者仅占14.6%;若以另外213名
非口腔癌病人做控制组调查,有吸烟,饮酒及嚼食槟榔者分别为
42.5%,22.5%及0%,全无上述习惯者则占51.2%。由此项研究中可
见,口腔癌患者与非口腔癌者之间,槟榔嚼食者之百分比有显著之差
异。若以部位来说,以颊黏膜癌患者嗜食槟榔之人数最多,为81.8%
,其次为齿槽黏膜癌,有71.4%嗜食槟榔。
有关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最近普遍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除
了台湾外,以口腔癌发生率与死亡率都最高的印度而言,许多人亦多
有嚼食槟榔之习惯。
除了口腔癌外,许多嗜食槟榔者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严重疾病。
(2) 烟草
抽烟亦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烟与用烟斗抽烟。在一
项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烟斗者得口腔癌的机会是非抽烟者之四倍;若
每日抽烟超过35支,则得口腔癌之机会与抽雪茄或用烟斗抽烟机会近
似。
有人以为烟草并非口腔癌的起始因素,但对口腔癌具有促进性的影
响,尤其是在抽烟与嚼槟榔两种恶习皆有者,最容「制造」出口腔癌
;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抽烟的102名治愈 的口腔或咽癌病人中,六
年后,继续抽烟者有32%又再发生第二个“抽烟区”癌,而停止抽烟
者不过5%再发第二个口腔癌。
抽雪茄者,尤其用烟斗抽者,与�部白斑症及尼古丁口炎等有关,
有这种习惯的人也易患口腔癌,尤其是唇癌。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是
把香烟或雪茄点燃的一端放在嘴里吸,因而增加�部癌的发生率,这
其中包括烟草的化学作用,还加上热刺激作用。另外有嚼烟草习惯者
,惯於把烟草放在口内某一处咀嚼,此处就会逐渐发展出白斑症,经
过一、二十年左右而形成癌症。
(3) 酒精
在欧美一带,烈酒与口腔癌间有密切关系,50%的口腔癌患者有酗酒
习惯;酗酒者得口腔癌之机会为偶而喝酒者之15倍,而烟酒习惯皆有
者比例更高。
虽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间接致癌作用
,其作用机转不明。但酒精过量造成肝硬化则已有定论。
(4) 梅毒
梅毒是造成唇与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变主要是因
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学者发现,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内癌前病
变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后演变成口腔癌。
(5) 阳光照射
阳光照射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阳光会增加
下唇癌之发生率,特别是农夫,船员及户外工作者;而唇癌之发生率
在南方国家也比北方国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肤癌之发生
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细胞有保护效果所致。
(6) 营养缺乏
就妇女而言,严重的铁质缺乏贫血与口咽粘膜萎缩及吞咽困难有关联
。其中在Peterson-Brown-Kelly症候群之患者,亦可能增加口腔癌发
生率。
另外嗜好烟酒槟榔者,是否亦会因其减少正常食物之摄取,而导致
营养不良或免疫能力降低而致癌症之产生,仍待更进一步探讨。
(7) 放射线治疗
有一些报告显示,头颈部之癌症经过放射线照射治疗后,在长期追踪
时,发现在少数病例显示有次发性口腔癌症产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
居多;可能是放射线造成正常细胞的突变所致。
(8) 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
许多临床医师相信口腔癌较常发生在口腔卫生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
统计学上难以证明,因为大部份人口内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补缀
物或断裂牙齿之尖锐面。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良补缀物会造成口腔癌
,但在台大医院牙科门诊中曾经注意到多位因不良补缀物慢性机械
性刺激,造成舌部之长期外伤性溃疡,最后发展成口腔癌病例;患者
口腔卫生良好,并无嗜食槟榔、烟、酒之习惯,而溃疡部位则正相对
应於不良补缀物处。
近来在英国口腔癌之死亡率大幅降低,当地学者也认为与口腔卫生
水准之提升有关联。
(9) 职业
除了户外工作者外,金属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较高。
此外研究口腔癌之病因学时,亦需考虑到口腔癌多发性病变产生之
可能性;因为口腔内若有某一区域易发癌病变,可能同时也有好几个
区域有相同的感受性;其解剖位置相分离,或同时发生,或间隔一段
时期后才发生,其发生率约在6.39-11%间。除口腔癌外,整个胃肠道
之多发性癌亦有相同的增加倾向。
(三)口腔癌的发生率
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发生与性别有明确之关联,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生比率,差
别最大者为唇癌9比1,最少者为齿艰癌1.5比1。最好发病年纪约在50至70岁之
间,年轻人则较少。
在发生率方面,随著地区不同有极大之差异;在西方国家口腔癌约占所有癌
症之5%,但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印度竟高达50%,这与其特殊的口腔习惯有
关,在台湾也是嚼食槟榔盛行的国家,口腔癌发生的比例也不低,且有逐年升
高的趋势。
在发生部位方面,也随著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差异,在嚼食槟榔盛行区,以颊
部、齿槽、粘膜、舌、�、及口底较常发;嚼食烟草地区则以颊或颊前庭区较
多。
(四)口腔癌之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方法
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之治愈率会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众需认识
口腔癌之癌前病变及早期症状。
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口腔各处黏膜之白斑症,红斑症,黏膜下纤维化,及
慢性溃伤、所谓癌前病变本身并非真正之口腔癌,但长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仍
存在时,其后有极高之可能性发展成口腔癌。
前面提到的一些引发口腔癌之成因,常会先导致口腔粘膜白斑症,若置之不
理,有时会转变成口腔癌。
此外常有一些嚼食槟榔者,因为长期局部机械性刺激或加上化学物刺激,长
年累月刺激口腔黏膜,最后黏膜变白,嘴巴因黏膜下产生纤维化变硬而失去弹
性张不开,也是口腔癌的前期徵候。
口腔内黏膜起白色变化者称为白色病变,临床上有十多种病变属此,因此口
腔中任何部位有白色变化即应提高警觉,应即找专科医师鉴别诊断,决定是否
为癌前期的白斑病或黏膜下纤维化症,以便早期治疗。
另外,超过二星期不愈之口腔溃疡亦应注意,因为溃疡形成是口腔癌最早现
象之一,常见於唇、颊、舌、�等口腔黏膜,其深浅不一,边缘明显或不规则
,底较硬,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向中心坏死之现象,表面有时流血。
除此之外常见口腔黏膜有绒毛样或菜花样之硬块都应注意,甚至口腔黏膜有
红色病变、黑色斑或痣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随著口腔癌向下侵犯颚骨,会产生牙齿松动、下唇感觉麻木、流血、产生肿块
,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病徵的产生。进一步口腔癌淋巴转移时,常会在颈侧触摸
到不动性无痛的肿大淋巴结,此时若再延误治疗,癌细胞最后会转移至肺、肝
、骨髓等全身部位,这时已到癌症的末期,药石罔效了。
自我检查是一种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针对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症状及照著镜
子做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加以介绍。
(1)脸部的对称性
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表面皮肤及上下颚骨。口腔癌中,某些骨肉
瘤初期并不会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溃疡,而是造成颚骨的局部性肿大,有时
合并有颚骨感觉异常或其上牙齿动摇等症状。
在表面皮肤的检查上,先观察颜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块
是否比先前变大,或颜色改变。
(2)唇
下唇之鳞状细胞癌常无痛、生长缓慢,且较少向深层侵犯及远处蔓延。检
查时以手将上下唇先后往外翻开,注意这部位每一地方之颜色或某些地方组
织有异常情形如溃疡或突起、白斑。长期抽雪茄或烟斗者,其放置部位常与
肿瘤位置相关联。
(3)牙龈
由於牙龈癌常会造成牙龈组织之丧失与齿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齿动摇
,因此患者与医师皆须与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确之鉴别诊断,以免误拔牙齿而
造成癌细胞之扩散或贻误治疗时机。一般牙周炎较少造成溃伤及表面坏死,
牙龈癌常会疼痛,且刷牙时易造成流血,常以溃疡形式存於附著牙龈上,并
易侵犯至其下之齿槽骨,下颚骨比上颚骨发生率高。
检查时将唇往外翻,使牙龈部份露出,同时注意颊侧及舌侧,查看颜色是
否有异,注意表面是否有肿块、溃疡、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齿动摇;由於肿块
的产,少数患者最初的主诉是对咬牙较易咬到牙肉,特别在无牙区常如此;
另外,牙龈鳞状细胞癌较易对其下颚骨产生侵犯,至下颚管下齿槽神经时会
有下唇感觉麻木情形出现。
(4)颊黏膜
颊部内面是口腔癌好发之部位,表面常呈乳头状或溃疡状,近咬合面处常
易被牙齿咬到。起始常以白斑病变存在,癌病变部位有时会痛,但并不显著
,有时会有烧灼感。
检查时以两手指头开颊部,使此处黏膜露出,此部位平常较易被遮住,因
此较不易注意到其变化。
(5)舌及口底部位
舌部亦是口腔癌常发生之处,且预后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溃疡表现,并
逐渐向深层及远处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动性,造成吞咽及讲话之困难。
舌癌初期常表现疼痛症状,随著病程进展而疼痛加剧,甚至会传导至颈部及
耳部。
舌癌常发生於舌之侧面,而舌腹面较少。某些疾病由於会导致舌背乳突萎
缩,而导致此区易生白斑症及口腔癌机会增高,如严重铁质缺乏,维他命B缺
乏,Plummer-Vinson症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极少部份之扁平苔藓等。
由於位於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细检查后才能发现,不过患者常会自
觉乾涩感或刺激感。
检查时将舌头伸出嘴外左右摆动,查看舌头的活动性,正常情形应很露活
,否则应注意舌根或边缘是否长了肿块。然后将舌头卷起查看舌腹面,看左
右舌缘,口腔底部组织,还要用手指触摸舌及口腔底部有无突起或变硬。
(6)�(亦称口盖,在口腔上方)
对抽烟者而言,此处为易发口腔癌之处,起先多以白斑表现,随后再发癌
病变;肿瘤本身为乳突状或外生性,而较少扁平或溃疡者。
检查时站在镜子前,将头向后倾,口张开即可见到,也就是舌在嘴里往上
翘,所接触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无任何粗糙表面或突起之处。
(7)颈部两侧
由於头颈部有丰富之淋巴网路,因此癌细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之颈部转移
,而使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变硬并附著於邻近组织而缺乏可动性。
除口腔癌外,中国人最好发之鼻咽癌也常表现此症状。
检查时以手触摸颈部两侧看有无硬块,包括颈部各区之淋巴结群。
不过需注意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齿源性感染、肺结核或小孩,也常会发现颈
部淋巴结之发炎肿大,故需做鉴别诊断。
以上照著所指示的各项部位循序检查,发现有以下各情形时即应提高警觉, 并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切片及病理学检查。
【1】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白、红、褐或黑,且不能抹去。
【2】溃疡超过二周以上仍未痊愈的口腔黏膜溃疡就应考虑作活体
组织切片检查。
【3】硬块
口腔内外或颈部不明原因之肿块。
(五)结语
虽然自我检查,及早发现是治癌的良策,不过预防才真正是治癌的最上上之策
。远离各种危险因子如槟榔、菸、酒、过多的阳光、不良的口腔保健或有问题
的补缀假牙、强度的刺激性或烫热性食物,并定期做口腔检查,则相信必能使
你远离口腔癌,永保口腔的卫生与健康。
口腔癌有什么症状
口腔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上皮癌,为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之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口腔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嗜好烟、酒;(2)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3)长期异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4)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长期缺乏,如锌等 ,久之导致粘膜损伤而癌变;(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均系癌前期病变,应及时处理。
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1)疼痛。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磨擦感,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2)斑块。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3)溃疡。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4)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故如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部位。
另附:
口腔癌症状与体征诊断
返回
(1)疼痛:早期口腔鳞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始发生较明显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如炎症剧烈。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特别是牙龈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若疼痛或舌痛时应仔细检查疼痛处有无硬结、肿块与溃疡。苦疼痛局部有上述体征,应高度怀疑该处有癌症。
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粘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
(2)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
(3)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 、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
①创伤性溃疡:此溃疡常发生于舌侧缘,与溃疡相对应处总有尖牙、牙残根或不规则的牙修复体,说明溃疡是由上述刺激物引起。溃疡质软,基底软无硬结。消除上述刺激物1~2周后溃疡即可自愈。
②结核性溃疡:几乎均为继发性,大多为开放性肺结核直接蔓延的结果,常发生于软腭、颊粘膜及舌背,溃疡较癌性溃疡浅,溃疡基底软无侵润硬结,抗结核治疗有效。
(4)肿块:口腔鳞癌起源于口腔粘膜上皮,其肿块是由鳞形上皮增殖而成。无论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其粘膜上总可见到癌组织病变。
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从而结合口腔癌所在部位选用适当的景象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
口腔癌之临床症状、预防与自我检查
李正� 台大医院牙科部口腔颚面外科兼任主治医师
韩良俊 台大牙科学系教授
台大医院牙科部主任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师
本文转载於防癌杂志第十八期
(一)简介
口腔癌为发生在口腔部位之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
唇、舌、口底、颊黏膜、齿槽粘膜、齿龈、�(口盖)、上颚窦及颚骨。从组
织学上区分,包括鳞状细胞癌,疣状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鳞状
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另外有些全身性之癌症亦有可能转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
癌症、前列腺癌、乳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口腔癌为一常见之疾病,若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致病率及致死率均
相当高。在美国每年约有12000名病患死於口腔癌,另有26000名新病例的产生
,约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5 %女性恶性肿瘤之2%。目前国内的口腔医疗与卫
教虽已渐进入开发国家之林,但遗憾的是大部份的口腔癌新病例都迟至中期或
末期症状出现后才寻求医治,此时常因癌病变之扩散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再加上预防的工作,实为治疗口腔癌的最重要课题。
本文即针对口腔癌之成因,预防之道,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的方法为大家做个
介绍。
(二)口腔癌的成因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单一的因素会导致口腔癌的产生,但许多研究显示
多重因素会提高口腔癌之发生率。慢性刺激是一般所接受的较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机械性刺激与化学性刺激。
慢性刺激之形式有许多种,其中较受注意的是嚼槟榔、吸烟、喝酒、梅毒、
阳光照射、营养缺乏、放射线治疗、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职业等可能原因
;另外年龄、性别、种族及地理区域亦会影响口腔癌之发生率。择要分述如下
:
(1) 槟榔
台大医学院牙医学系口腔病理学教授关学婉曾针对台大医院103位口
腔癌病人,分析口腔癌与习惯之关系。她发现66%有吸烟,39.8%饮
酒及53.4%嗜食槟榔习惯,无上述习惯者仅占14.6%;若以另外213名
非口腔癌病人做控制组调查,有吸烟,饮酒及嚼食槟榔者分别为
42.5%,22.5%及0%,全无上述习惯者则占51.2%。由此项研究中可
见,口腔癌患者与非口腔癌者之间,槟榔嚼食者之百分比有显著之差
异。若以部位来说,以颊黏膜癌患者嗜食槟榔之人数最多,为81.8%
,其次为齿槽黏膜癌,有71.4%嗜食槟榔。
有关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最近普遍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除
了台湾外,以口腔癌发生率与死亡率都最高的印度而言,许多人亦多
有嚼食槟榔之习惯。
除了口腔癌外,许多嗜食槟榔者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严重疾病。
(2) 烟草
抽烟亦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烟与用烟斗抽烟。在一
项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烟斗者得口腔癌的机会是非抽烟者之四倍;若
每日抽烟超过35支,则得口腔癌之机会与抽雪茄或用烟斗抽烟机会近
似。
有人以为烟草并非口腔癌的起始因素,但对口腔癌具有促进性的影
响,尤其是在抽烟与嚼槟榔两种恶习皆有者,最容「制造」出口腔癌
;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抽烟的102名治愈 的口腔或咽癌病人中,六
年后,继续抽烟者有32%又再发生第二个“抽烟区”癌,而停止抽烟
者不过5%再发第二个口腔癌。
抽雪茄者,尤其用烟斗抽者,与�部白斑症及尼古丁口炎等有关,
有这种习惯的人也易患口腔癌,尤其是唇癌。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是
把香烟或雪茄点燃的一端放在嘴里吸,因而增加�部癌的发生率,这
其中包括烟草的化学作用,还加上热刺激作用。另外有嚼烟草习惯者
,惯於把烟草放在口内某一处咀嚼,此处就会逐渐发展出白斑症,经
过一、二十年左右而形成癌症。
(3) 酒精
在欧美一带,烈酒与口腔癌间有密切关系,50%的口腔癌患者有酗酒
习惯;酗酒者得口腔癌之机会为偶而喝酒者之15倍,而烟酒习惯皆有
者比例更高。
虽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间接致癌作用
,其作用机转不明。但酒精过量造成肝硬化则已有定论。
(4) 梅毒
梅毒是造成唇与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变主要是因
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学者发现,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内癌前病
变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后演变成口腔癌。
(5) 阳光照射
阳光照射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阳光会增加
下唇癌之发生率,特别是农夫,船员及户外工作者;而唇癌之发生率
在南方国家也比北方国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肤癌之发生
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细胞有保护效果所致。
(6) 营养缺乏
就妇女而言,严重的铁质缺乏贫血与口咽粘膜萎缩及吞咽困难有关联
。其中在Peterson-Brown-Kelly症候群之患者,亦可能增加口腔癌发
生率。
另外嗜好烟酒槟榔者,是否亦会因其减少正常食物之摄取,而导致
营养不良或免疫能力降低而致癌症之产生,仍待更进一步探讨。
(7) 放射线治疗
有一些报告显示,头颈部之癌症经过放射线照射治疗后,在长期追踪
时,发现在少数病例显示有次发性口腔癌症产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
居多;可能是放射线造成正常细胞的突变所致。
(8) 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
许多临床医师相信口腔癌较常发生在口腔卫生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
统计学上难以证明,因为大部份人口内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补缀
物或断裂牙齿之尖锐面。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不良补缀物会造成口腔癌
,但在台大医院牙科门诊中曾经注意到多位因不良补缀物慢性机械
性刺激,造成舌部之长期外伤性溃疡,最后发展成口腔癌病例;患者
口腔卫生良好,并无嗜食槟榔、烟、酒之习惯,而溃疡部位则正相对
应於不良补缀物处。
近来在英国口腔癌之死亡率大幅降低,当地学者也认为与口腔卫生
水准之提升有关联。
(9) 职业
除了户外工作者外,金属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较高。
此外研究口腔癌之病因学时,亦需考虑到口腔癌多发性病变产生之
可能性;因为口腔内若有某一区域易发癌病变,可能同时也有好几个
区域有相同的感受性;其解剖位置相分离,或同时发生,或间隔一段
时期后才发生,其发生率约在6.39-11%间。除口腔癌外,整个胃肠道
之多发性癌亦有相同的增加倾向。
(三)口腔癌的发生率
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发生与性别有明确之关联,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生比率,差
别最大者为唇癌9比1,最少者为齿艰癌1.5比1。最好发病年纪约在50至70岁之
间,年轻人则较少。
在发生率方面,随著地区不同有极大之差异;在西方国家口腔癌约占所有癌
症之5%,但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印度竟高达50%,这与其特殊的口腔习惯有
关,在台湾也是嚼食槟榔盛行的国家,口腔癌发生的比例也不低,且有逐年升
高的趋势。
在发生部位方面,也随著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差异,在嚼食槟榔盛行区,以颊
部、齿槽、粘膜、舌、�、及口底较常发;嚼食烟草地区则以颊或颊前庭区较
多。
(四)口腔癌之临床症状与自我检查方法
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癌之治愈率会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众需认识
口腔癌之癌前病变及早期症状。
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口腔各处黏膜之白斑症,红斑症,黏膜下纤维化,及
慢性溃伤、所谓癌前病变本身并非真正之口腔癌,但长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仍
存在时,其后有极高之可能性发展成口腔癌。
前面提到的一些引发口腔癌之成因,常会先导致口腔粘膜白斑症,若置之不
理,有时会转变成口腔癌。
此外常有一些嚼食槟榔者,因为长期局部机械性刺激或加上化学物刺激,长
年累月刺激口腔黏膜,最后黏膜变白,嘴巴因黏膜下产生纤维化变硬而失去弹
性张不开,也是口腔癌的前期徵候。
口腔内黏膜起白色变化者称为白色病变,临床上有十多种病变属此,因此口
腔中任何部位有白色变化即应提高警觉,应即找专科医师鉴别诊断,决定是否
为癌前期的白斑病或黏膜下纤维化症,以便早期治疗。
另外,超过二星期不愈之口腔溃疡亦应注意,因为溃疡形成是口腔癌最早现
象之一,常见於唇、颊、舌、�等口腔黏膜,其深浅不一,边缘明显或不规则
,底较硬,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向中心坏死之现象,表面有时流血。
除此之外常见口腔黏膜有绒毛样或菜花样之硬块都应注意,甚至口腔黏膜有
红色病变、黑色斑或痣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随著口腔癌向下侵犯颚骨,会产生牙齿松动、下唇感觉麻木、流血、产生肿块
,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病徵的产生。进一步口腔癌淋巴转移时,常会在颈侧触摸
到不动性无痛的肿大淋巴结,此时若再延误治疗,癌细胞最后会转移至肺、肝
、骨髓等全身部位,这时已到癌症的末期,药石罔效了。
自我检查是一种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针对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症状及照著镜
子做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加以介绍。
(1)脸部的对称性
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表面皮肤及上下颚骨。口腔癌中,某些骨肉
瘤初期并不会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溃疡,而是造成颚骨的局部性肿大,有时
合并有颚骨感觉异常或其上牙齿动摇等症状。
在表面皮肤的检查上,先观察颜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块
是否比先前变大,或颜色改变。
(2)唇
下唇之鳞状细胞癌常无痛、生长缓慢,且较少向深层侵犯及远处蔓延。检
查时以手将上下唇先后往外翻开,注意这部位每一地方之颜色或某些地方组
织有异常情形如溃疡或突起、白斑。长期抽雪茄或烟斗者,其放置部位常与
肿瘤位置相关联。
(3)牙龈
由於牙龈癌常会造成牙龈组织之丧失与齿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齿动摇
,因此患者与医师皆须与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确之鉴别诊断,以免误拔牙齿而
造成癌细胞之扩散或贻误治疗时机。一般牙周炎较少造成溃伤及表面坏死,
牙龈癌常会疼痛,且刷牙时易造成流血,常以溃疡形式存於附著牙龈上,并
易侵犯至其下之齿槽骨,下颚骨比上颚骨发生率高。
检查时将唇往外翻,使牙龈部份露出,同时注意颊侧及舌侧,查看颜色是
否有异,注意表面是否有肿块、溃疡、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齿动摇;由於肿块
的产,少数患者最初的主诉是对咬牙较易咬到牙肉,特别在无牙区常如此;
另外,牙龈鳞状细胞癌较易对其下颚骨产生侵犯,至下颚管下齿槽神经时会
有下唇感觉麻木情形出现。
(4)颊黏膜
颊部内面是口腔癌好发之部位,表面常呈乳头状或溃疡状,近咬合面处常
易被牙齿咬到。起始常以白斑病变存在,癌病变部位有时会痛,但并不显著
,有时会有烧灼感。
检查时以两手指头开颊部,使此处黏膜露出,此部位平常较易被遮住,因
此较不易注意到其变化。
(5)舌及口底部位
舌部亦是口腔癌常发生之处,且预后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溃疡表现,并
逐渐向深层及远处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动性,造成吞咽及讲话之困难。
舌癌初期常表现疼痛症状,随著病程进展而疼痛加剧,甚至会传导至颈部及
耳部。
舌癌常发生於舌之侧面,而舌腹面较少。某些疾病由於会导致舌背乳突萎
缩,而导致此区易生白斑症及口腔癌机会增高,如严重铁质缺乏,维他命B缺
乏,Plummer-Vinson症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极少部份之扁平苔藓等。
由於位於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细检查后才能发现,不过患者常会自
觉乾涩感或刺激感。
检查时将舌头伸出嘴外左右摆动,查看舌头的活动性,正常情形应很露活
,否则应注意舌根或边缘是否长了肿块。然后将舌头卷起查看舌腹面,看左
右舌缘,口腔底部组织,还要用手指触摸舌及口腔底部有无突起或变硬。
(6)�(亦称口盖,在口腔上方)
对抽烟者而言,此处为易发口腔癌之处,起先多以白斑表现,随后再发癌
病变;肿瘤本身为乳突状或外生性,而较少扁平或溃疡者。
检查时站在镜子前,将头向后倾,口张开即可见到,也就是舌在嘴里往上
翘,所接触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无任何粗糙表面或突起之处。
(7)颈部两侧
由於头颈部有丰富之淋巴网路,因此癌细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之颈部转移
,而使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变硬并附著於邻近组织而缺乏可动性。
除口腔癌外,中国人最好发之鼻咽癌也常表现此症状。
检查时以手触摸颈部两侧看有无硬块,包括颈部各区之淋巴结群。
不过需注意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齿源性感染、肺结核或小孩,也常会发现颈
部淋巴结之发炎肿大,故需做鉴别诊断。
以上照著所指示的各项部位循序检查,发现有以下各情形时即应提高警觉, 并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切片及病理学检查。
【1】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白、红、褐或黑,且不能抹去。
【2】溃疡超过二周以上仍未痊愈的口腔黏膜溃疡就应考虑作活体
组织切片检查。
【3】硬块
口腔内外或颈部不明原因之肿块。
(五)结语
虽然自我检查,及早发现是治癌的良策,不过预防才真正是治癌的最上上之策
。远离各种危险因子如槟榔、菸、酒、过多的阳光、不良的口腔保健或有问题
的补缀假牙、强度的刺激性或烫热性食物,并定期做口腔检查,则相信必能使
你远离口腔癌,永保口腔的卫生与健康。
你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的专家介绍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如下: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是口腔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口腔癌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且放射治疗一般主要是适用于一些不同进行手术治疗的或者是治疗后又发生局部复发的口腔癌患者。而且也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治疗,有效的控制原发病灶的生长,并且可以缩小肿瘤的体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化学疗法
一般采用化学疗法治疗口腔癌主要是作为一种术后的辅助治疗,而且主要是对于一些因手术无法切除干净而残留的癌细胞及细微的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以防止术后有复发的现象。化疗治疗口腔癌,在清除患者体内微小癌细胞的同时,还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口腔筒照射
通常采用口腔筒照射治疗,主要是针对于一些病灶比较浅的,而且暴露在外表以及能够保持在照射位置的细小病灶,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而口腔筒照射其实是一种加量照射技术,一般是主要是采用电子束照射和千伏X线进行对癌细胞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后期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
DC-CIK生物免疫疗法
DC-CIK生物免疫疗法疗法,能避免肿瘤细胞复发和转移,并且没有副作用,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DC-CIK生物免疫疗法是21世纪唯一攻克肿瘤的方向,是肿瘤治疗第四模式,生物治疗联合常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会更好。
口腔癌是个统称包括口腔内所有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唇癌、舌癌、颊癌、口底癌、牙龈癌等。早期多没有明显不适,但是如果口腔黏膜出现异常斑点比如白斑,红斑等或者溃疡长期不愈合,需要及时检查治疗。
口腔癌在西医上一般就是手术治疗和放疗治疗,中医药在口腔癌的治疗方面,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法,根据病人情况,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经络消瘤,在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了中药药浴腿足调理脏腑,15经络推拿按摩疏通经络,针灸、刮痧、贴敷、擦药局部治疗,心理支持增强信心,综合治疗,可以对口腔癌患者有很好的康复效果。
口腔黏膜颜色慢慢的会变色的!如变白、红、褐或黑,而且不能抹去。
你上QQ号 155288277 的空间上看他对口腔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