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下好看的电影 最好不要国产 不要恐怖片 稍微有一点的可以接受

多推荐一点 咱有一暑假呢 不嫌弃老片 - -
2024-12-23 13:28: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三个傻瓜
一部印度巨片引起中国人强烈共鸣——请您在欢笑、流泪中观看、思考、破除执着

强力诘问"压力教育、应试教育", 感人至深。

2011年03月28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三个傻瓜》或曰《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被极其拙劣、恶俗的片名翻译耽误的印度影片。它没有在中国大陆公映、宣传,却依然走红国内校园。中国学生观后感言:“此片在印度之外,恐怕只有中国学生能看懂、共鸣最大!”

时隔全球首映一年之后,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在中国校园悄然蹿红——完全依靠中国学生观众的口口相传,以及他们在微博、博客、BBS上的力荐。

看《三个傻瓜》震惊有二:

其一,扮演20岁男大学生的,竟然是46岁的“老男孩”阿米尔汗——被无数中国学生观众誉为印度版吴彦祖、裘德洛、阿姆……我暗喜,好在这不是好莱坞拍的,难以想象布莱德·皮特扮演20岁的大学生。

其二,此片在校园里引领的“三傻热”,或曰“阿米尔汗热”——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讨论它;学生在宿舍里集体观看;有大四的学生看完感叹:“如果早点看到,人生道路或许会与现在不同”;还有人连看三遍,又哭又笑几近疯魔,而后又极力向外推荐、转发……

中国、印度的教育缘何因为一部电影有了交集?国内校园对这一交集的注脚是:心有戚戚。

“三傻”中的带头“傻瓜”兰乔同学,向“死记硬背”的印度教育发起的一场场“游击战”,以极其精准、似曾相识的画面,触到了国内已经毕业、还没毕业的学子们的笑点、痛点和泪点。

生产“机器”的学校

在美国影评人看来,《三个傻瓜》是《死亡诗社》和《美国派》的合体,深刻又不乏幽默。这只说对了一半。主人公向教育发起一次次“游击战”,瞄准了典型的亚洲学校教育的特点。

《三个傻瓜》讲述的是印度顶级学府——皇家理工学院的3个“叛逆学生”:兰乔和他的两个室友兼好友法汗、拉具的大学故事。他们称刻板的校长是“病毒”,发誓有一天要“删除病毒”;称同级的模范生是“沉默者”,依靠那些提高记忆力的山寨药丸,不停地躲在宿舍里背诵“工程定义”;他们顶撞教师、不把成绩当回事,人称:“三个傻瓜”。

这是一部理工科气息浓郁的影片,不仅经典道具“屁股凳子”采用的是工程学子熟悉的三原色RGB(红、绿、蓝),连校园里的小狗都取名:“千字节”、“兆字节”。

作为带头“傻瓜”,男主角兰乔一出场就技惊四座。按照学校传统,新生入学第一晚必须只穿内裤,向高年级学生致敬。来晚的兰乔趁乱躲进宿舍,遭到高年级学长要挟:“数到10,要是不出来,就整个学期对着你的门尿尿!”慌忙中兰乔心生一计:卸下电灯的电线,绕在尺上,顶端绑个勺子,移到门下。当学长尿在勺子上,触电……

“盐水是电的良导体,八年级物理。”别跟这画外音太较真,Discovery频道的“流言终结者”曾驳斥过这个导电实验的可能性。但兰乔一出场,就以对抗学长的方式,点醒了片中的理工男和荧幕外的观众:学知识,就得应用!

兰乔是个叛逆者,他与教育体制的对抗,好像一场场游击战,看似稚拙,且工具有限,但火力集中,让人笑中带泪。

“什么是机器?”当所有人被老师教导得活像一台机器时,兰乔不是。

“任何能简化劳动和节约时间的就是机器。天很热,开一下按钮,一阵凉风——风扇,是机器;和几英里远的朋友通话——电话,是机器;几秒钟内进行数百万次计算——计算机,是机器;我们被机器包围,从钢笔尖到裤子拉链。”说话间,兰乔将裤子拉链拉上拉下,以作演示。

如此这般,成何体统?白发教授气得直冒烟。

此时,模范生起立。“机器是由相对运动固定的由相互连接的零件组成的,意味着功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充满喜感的画面:一个“死记硬背”的典型,却让教授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印度明日的希望。

兰乔的命运是:被教授大骂“白痴”,逐出教室。但没走几步,兰乔愣愣地看着教授,“我有东西没拿。”

“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使用……”

这段对“书”的定义,让国内学子叫绝,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说让人听不懂的话,才能考试得第一?但遗憾的是,这就是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学校教育的特点——以严苛的知识记忆为学习的基础。

无处不在的“争第一”

刻板教育下的扭曲追求:渴望“第一”、而不是渴望“知识”。印度人对于本国教育的自我解剖和反省,竟然一下子说到中国学生的心窝里。

电影中,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每学期有42门考试!为了考试不挂科,有人拜神,“发誓如果物理过了,就献上一个椰子”;有的给奶牛喂草,求“奶牛女神”护佑;有的拜眼镜蛇,供上一品脱的牛奶;还有人索性给菩萨塞钱。“100元连交通警-察都贿赂不了,何况是神!”夸张的表演,让中国孩子觉得似曾相识。

“印度和我们太像了!”中国学生称,“从影片中能找到了‘我们’,任何一个角色都有‘我’的影子。”电影高度提炼了学生对老师、学校曾有过的怨念。

比如,多少老师曾因为所谓的“成绩”,给家长打小报告,离间朋友间的感情;

又比如,有多少老师一上课,就要求学生背绕口的定义,考试时必须只字不差,才能算通过?

“定义”只是应试教育的象征,但足矣——

电影中有个经典桥段:兰乔被气急败坏的“病毒”校长拖上讲台,要求其演示“正确的上课方法”,他用好友的名字“生造”了两个单词,要在座同学“下定义”,结果同学们疯狂翻书,以求成为“第一个找到答案的人”。

时间一到,自然没人能找到答案。“倒退一分钟,当我提问时,你们对这个新知识感兴趣么?你们不感兴趣!你们都陷入了可怕的比赛,就要争第一。就算你是第一,这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兰乔说: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可是,“争第一”的社幷会氛围,早已犹如病毒,入侵家庭、学校、企业等社幷会的各个角落。

“在中国的课本上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从小只要求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第二个、第三个是谁’不作要求。这暗含着一个可怕的社幷会价值观:人们永远只关心第一名,没人会记住第二名。而第二名,往往意味着失败。”

“三傻”的异国共振

是电影,也是现实。《三个傻瓜》因“太接近现实”在印度本土引起争议,但也是因为它的现实写照,让中国校园产生共振。

《三个傻瓜》在欧美上映后,立刻横扫大银幕。
这部长达3小时的影片,上映不到三周,就在全球囊括7500万美元的票房,而它的拍摄成本仅1000万美元。

当好莱坞影评人将此誉为“史上最卖座印度电影”,寄希望于“下一个贫民窟”的出现时,《三个傻瓜》在印度本土却引来争议,一切只因太接近现实!

电影中,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压力而自杀;现实中,电影上映后,一所孟买高中在48小时内,3位学生自杀。印度媒体报道,来自教育的压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

“印度学生的自杀率高居世界首位。”电影中,兰乔指责“病毒”所代表和拥护的教育会杀人,让国内学子印象深刻。

“大家都认为是乔伊脖子上的绳子杀人。但他过去四年受到的精神压力呢?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还没造出测量精神压力的机器。如果他们可以,人们就会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

《三个傻瓜》让人窥见了印度可怕的学业竞争。帝国理工学院的原型就是印度顶级学府:印度理工学院。关于这所学校,有个出名的段子:一位学生考取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问,“你们国家的印度理工学院很不错,为什么还来这里读书呢?”学生答:“我就是考不上印度理工,才来这里的。”

某种意义上,美国成了印度学生的“避难所”,当然也是“梦想地”。兰乔对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有个简单总结:

学校批量生产xx,这些xx先学工程、然后去读MBA、最后在美国当银行家。学生关心的就是“考第一”、“工作”、“移民”,不谈科学、发明和创造。

讽刺的是,电影的原著者、作家奇坦·巴哈特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工程师、MBA、美国银行工作。“在我出生后第二天,父母即宣布我要成为工程师,没人问过我到底想做什么。”剧中台词,也是巴哈特们的内心独白。

印度人看到了教育中的问题,中国校园产生共振。

“如果说这是一部被恶俗片名耽误的影片,人们很容易在网络排行榜上掠过它,以至于它在首映一年后,姗姗来迟才和我们见面,那么我希望,不要有更多的青春和理想被电影抨击的刻板教育耽误!”一位中国学子写下对这部教育悲喜剧的观后感。

回答2:

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季节变幻>>,<<暹罗之恋》,美国的《男女变错身》,《魔法师的学徒>>

回答3:

一般来说,天还黑着的时候我是不看恐怖片的。

回答4:

《大地惊雷》,《天龙特攻队》,《失败者》,《绯闻计划》,《不求回报》

回答5:

《你好,陌生人》 笑到你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