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知的历史是真实的吗?

2024-12-21 12:29: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大多是假的,那三国这段历史说吧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面目,三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上记载的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历史有没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难。至少,弄清楚三国的历史真相,很难。因为我们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原始档案,也不能起古人于地下,亲口问上一问。就算能问,他们也未必肯说实话。这就只能依靠历史上的记载,而且主要是“正史”。但即便是“正史”,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靠不住的时候。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就多次提到《三国志》、《后汉书》等等记载未必可靠。何况刘备的那个蜀汉,还没有官修史书。《三国志》中有关记载,竟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历史学家的考证。然而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畿认为是诬蔑不实之词,谓之“厚诬诸葛”。这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因此,我们只能把“历史形象”定位为史书上记载的,或者历史学家主张的形象。而且还得说清楚,即便这个形象,也并非只有一种,也是有争议的。

第二种是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和戏剧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比如《三国演义》和各种“三国戏”。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是一般民众心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如各种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也包括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因此,一部历史剧拍出来,总会有观众议论“像不像”的问题。其实,这些历史人物,谁都没有见过,却可以议论“像不像”,可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帐”。

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形成,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大体上是越到后代,就越不靠谱,主观臆想和个人好恶的成分就越多。当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以后,又另当别论。但我们前面说过,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历史学著作的。街头巷尾的口口相传,其力量同样不可小看。民间人士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治学严谨”,也不必对谁负责,自然“想唱就唱”。这原本也没什么。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一种形象,如果说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从“假像”变成“真相”。

回答2:

都不是全部是真实的,例如焚书坑儒说秦始皇是暴君,其实有一说说是为了统一文字也就杀了不到上百个读书人。却得罪了读书人被描绘成千古暴君。秦桧是大奸臣没错但是书法上的贡献没几个人清楚。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都说明朝黑暗腐朽但是实际呢?明史都是清写的。真假说也不知道了。清更是不得了,四库全书知道吧?纪晓岚捣鼓出来的~那哪儿是修书啊,分明是毁书~修的还没毁得多,天工开物等技术上的珍贵典籍,还有讲清不好的都被烧掉。你能想象康乾盛世的真相是因为引见了土豆 红薯 玉米而使得灾民死少了点儿吗?实际上跟宋、明各种经济、城镇化相差N倍~正史只能当做参考

回答3:

不一定或者说要看你怎么看。历史该怎写?我个人觉得最真实的历史就是不带任何感情,不带任何目的记下的流水账,但没有人把那当作历史。历史是人写的都会带有作者的感情和认知,没有史学家可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就像《史记》人们相信它的权威性,但也只能说是在司马迁的认知范围内的真实历史。我们看历史看的也是有史学家做过评价分析的历史,这时又会参杂上我们自己的认识。历史经历了几千年也经历了几千年不同人的认知改造,不能要求他绝对的真实性。对于历史我们不能去用“是”或“不是”去看待它的真实性。

回答4:

历史都是人写的,是人做的事都会有出入的。比如史学家的老祖宗司马迁,他写了《史记》。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他写了三千年,其中很多故事都是流传下来的,很多对话是他老人家猜测的,但还好他是个比较不错的人,敢说真话,他同情项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不敢说《史记》都是真人真事,对吧。那就更不要说后代一些皇帝为前朝修史的了。

回答5:

不一定,无论是正史还是列传。历史是统治阶级记录的,难免会歪曲事实真相,民间传说记录的也大都添油加醋。所以历史记录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