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循环?

具体些?
2024-12-14 16:58: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活动。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进行这种传递活动,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才能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和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另外你可以看看百度百科,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逐渐分支和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一样。也在营养着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当血液经过大血管到达细小的微动脉时,它流经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细小的微静脉。 微循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废物,保证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微循环紊乱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急性的炎症、创伤、烧伤、休克,慢性的溃疡病、肝炎、肝硬化、老年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改善微循环有助于身体的强健和疾病的康复, 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提出,任何可改善微循环障碍措施都有助于延缓组织细胞的衰老进程,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条日夜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那就是我们的人体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系统是指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仅靠心脏的收缩力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细胞身边,必须有微血管再次调节供血,才能将血液灌注到细胞身边。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的最基层单位,是动脉系统的末梢端和静脉系统的起始端之间所构成的网状毛细血管结构,其中的微血流称为微循环,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代谢的场所。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麻木、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
血随气走,气滞而血瘀,血液阻滞而生百病---即微循环障碍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同时细胞代谢产物因供血不足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会导致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重者发生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等;心血管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心脏细胞营养不足,心肌缺氧,导致胸闷、心慌、心绞痛、心率不齐,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呼吸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会发生胸闷、气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胃肠吸收功能不好,发生营养障碍,面黄肌瘦、腹泻或便秘,重者发生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内分泌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各种激素分泌紊乱,引发甲关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乳腺炎、小叶增生等;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导致肾炎、肾衰、女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
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非常的长,约9~12万公里,能围绕地球的两周半。分布在人体每一个角落。(凡是有细胞的地方); 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微循环衰退时,人体的老化也就开始了,如果想要健康和美丽,就请您从关心您的第二心脏——微循环做起吧!
微循环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理论:内病及外,外病及内,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的整体观念而创立,是通过对头面部和躯体以及肢体末端表层和刺激达到肌体深层和脏腑以及各系统微循环整体改善的目的。健康、亚健康或患者均可受益。

回答2:

回答3: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进行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最终来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量。

/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3993512ca1c379310a551db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3993512ca1c379310a551db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fbfbedab64034f3993512ca1c379310a551db9"/>

扩展资料:

微循环的影响因素:

1、血流量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的管壁主要含有平滑肌,它们的舒缩活动直接影响到微循环的血流量。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2、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时,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血管收缩或静脉压升高时,也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如右心衰,因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结果组织液生成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3、血浆胶体渗透压

当血浆蛋白减少,如长期饥饿,肝病而使血浆蛋白减少或肾病引起蛋白尿(血浆蛋白丢失过多),都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过多、回流减少而造成组织水肿。

4、毛细管通透性

若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异常增加,致使部分血浆蛋白漏出血管,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其结果,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局部水肿。

5、组织液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维持着动态平衡,是保证血浆与组织液含量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因某种原因使动态平衡失调,将产生组织液减少(脱水)或组织液过多(水肿)的不良后果。

根据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凡影响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由于约10%组织液是经淋巴管回流入血,故当淋巴液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因素),则受阻部位远端组织发生水肿。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BE%AE%E5%BE%AA%E7%8E%AF#1"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微循环">百度百科—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