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内容简介

2024-11-30 14:22: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根据本剧编剧证实,《恰同学少年》故事以写实为主,只有少量艺术加工,特别是缴北洋军阀3000部队械一事,仅有毛泽东等三人谈判为艺术加工,其余均为真实故事。
另据毛泽东饰演者证实,经查毛泽东仅存的三张年轻时照片,青年毛泽东下巴上没有痣。下巴上的痦子是到延安后长的。
------------
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
1913年,湖南长沙,具有现代民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昭绥出任省第一师范校长,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师范大力开展新式教育改革,聘请了以杨昌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外教师,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崭新的第一师范吸引了蔡和森、萧子升等众多青年才俊前来报考,在招生考试中,19岁的毛泽东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这所湖湘千年学府。“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雄壮的第一师范校歌声中,白衣胜雪的青年们齐聚在校旗下,五年的师范生生涯就此拉开了序幕。
毛泽东的勤奋好学与不凡天赋,深深打动了学贯中国的导师杨昌济,在他的关怀与教导下,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论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然而,过于峥嵘的个性与严重的偏科现象也使他一再触犯校规,在对待如何处理毛泽东的偏科行为引发的教师争执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毛泽东成了校长特许的“特殊学生”。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回答2:

《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

“恰同学少年”出自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而写下的名篇。   
“恰同学少年”意指: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   
诗词原文: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回答3:

期间分别讲了毛泽东入师范的过程 与杨昌济的千里马与伯乐关系 与那个旧派老头子袁老师的矛盾与解开 与那个以保护学生不受伤害为目的的张干校长的矛盾 同时成立了当时先进的青年组织以及最后与三千什么军阀的斗智斗勇 最后胜利的事迹。
个人认为这个电视很好看 值得一看

回答4:

支持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