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的移动城堡
“活著的快乐。”(“生きる楽しさ。”)
“相爱的喜悦。”(“爱する歓び。”)
宫崎骏以“期盼生存、感动爱情”来描述《哈尔的移动城堡》,期望呈现出一部现代社会无法实现的“战火中的爱情剧”。影片剧本改编自英国科幻小说家黛安娜·韦恩·琼斯的同名小说,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欧洲为背景,围绕主人公苏菲受到诅咒,从18岁少女变成90岁老太这个创意出发,宫崎骏凭借天才的想象力,在陡峻的崇山和一望无际敞开的天际之下,创造了一座会走的魔法城堡。片中常有幽默对白和场景,对衰老、死亡和爱情都做出了不俗思考。从另一种形式,一连串非理性下表现的却是一种神秘的关联。苏菲虽然在咒语的作用下,外表衰老成90岁的老人,但她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少女的天真和乐观,这种关于年轻和衰老表面和深层的对比,还通过住在移动城堡中的小男孩马鲁克进一步加深。
《哈尔的移动城堡》延续了宫崎骏以往的风格,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神奇想象变成美丽的画面,片中超人的想象力给观众带来又一次幻想的盛宴。影片以童趣的形式,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和怀旧的情怀。在宫崎骏的电影世界中,尽管时空背景不同,但不变的是勇敢的女孩、广阔的天空、以及画龙点睛的配角,来诠释“人该活在和平与爱之中”及“反战”的故事主题,藉影片来传达这个世界是非常的美好,值得生存并探索下去的……
对于人性,宫崎骏同样用种种暗喻表达自己的理解:魔术师为了获得神奇法力,代价将是放弃自己的人心,这就象大多数生活中拥有权力的现实人物一样,在拥有神奇力量的时候,往往很难再以一颗正常人的心态却做善恶判断。这就是权力的代价。《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被放弃的哈尔人心由火魔卡西法保管,只要火焰不熄灭,卡西法就不死,哈尔的心也不会死亡,这个独具创意的想象颇有寓指,同时也给影片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对白和剧情幽默。
千与千寻
有人说宫崎骏在他的《千与千寻》中传递他对“生活”的定义。他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访问时说,他未刻意借作品传达任何环保或反战的讯息与思想,他只是一个“搞娱乐”的人而已。
宫崎骏曾对记者说:“我拍这部电影时,就希望看了这部电影的孩子们长大了、老了,还会想带自己的孩子重看这部电影。其实,我本来也想,让现在的老公公老婆婆看了,也会情不自禁地建议他们的孩子去看,不过这样讲是有点厚脸皮,所以还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代吧。”
宫崎骏在接受一次访谈时,说道千寻与小白的“爱”是指一种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给予彼此鼓励坚强活下去勇气的朋友,也代表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爱”是一种更广义的东西,就是善待他人急人所难。千寻用丸子救白龙是因为爱,给无面男吃也是出于同样的真挚之爱。
如果一看见“爱”这个字眼就本能的联系到男女,这是对“爱”这个字眼的矮化。爱不但产生于男女,也产生于亲人,朋友,同事,同乡,同类,真正伟大的爱甚至包括敌人,非同类,生命环境。我想这也是此片给予我们的感动......
在以往影片中,宫崎骏的情景设置是只为了一个目的而构建的一种作者所想象的美丽空间,大多是森林,例如风之谷中的森林,拉普达的自然景观,龙猫居住的大树和乡村美景等。画面上森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色彩上以绿色、蓝色为主,分多层次展开,制造了一种视觉效果,从而激起相应的心灵感应。
《千与千寻》中则大胆地起用了现代都市背景,同时故事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在森林,而是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澡堂。虽然说该片在影像技术方面有突破,是首次以全数码制作的动画电影,在画面、色彩、音响上更具细腻感和层次感,但片中的场景不仅仅只是为了达到一个视听上的超越,而是有了较前期更深的用意,一方面借此场景表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本土观念更易回归,另一方面,场景本身有其寓意,千寻在这个场景中成长与洗练,不仅是对人身体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 。
《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正是我要我那些小朋友学习的。这故事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冷漠的人事,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发掘内在的潜能,克服种种挑战,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现实世界里的人事,是如斯复杂!是非黑白,往往很难界定。正如故事里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但背后却也有她辛酸的一面。
善良
人性